在国内某乎上面很高赞的一个问题,或者说是一个问题类型,就是关于感情纠葛的。而其中广为热议的题目就是:劈腿。
曾经看到一个提问,说:另一半精神出轨了,是否该分手?
下面绝大多数的回答都是:分手吧!算了吧,心都不在你这里了,该分就分!决不能允许这种情况发生,一旦出现,转身就走!
实在看不过去,一时手痒就回答了一下。
答案是:能挽救的就竭尽全力去挽救,除非已经无可挽救。
凡是回答“痛快分手的,不是蠢,就是坏”,这就是旗帜鲜明的结论!
很多缺乏主见,或者说缺乏思考深度的人,往往在看问题的时候,通常呈现出“非黑即白”的倾向。
1或0,这只是机器人。
而人类,具有了中间态,这才是真正的人性。
打个比方,你看中了一块桌布,满心欢喜的捧回家,铺在桌上。当阳光透过窗户,灿烂的光线洒满一片洁白之上,几乎耀眼的让你无法直视。
多么梦幻!
你希望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下去,但是,现实告诉你,这是不可能的。
晚上吃饭的时候,你不小心掉落了一颗米粒,然后就在这幅完美的洁白上留下了几乎肉眼不可查的一小块污渍。
糟了?你心想。
然后呢?很郁闷,越看这块污渍越碍眼,心想如果自己小心一些就好了。
再怎么洗,只要仔细看,总能够看到隐隐约约的一小块污渍,一小块永远与周围不一样的痕迹。
你怎么办?扔掉吗?当然不会。
过几天你就会逐渐的淡化掉。
但是,污渍的增加速度不会停歇。一日三餐,时不时的就会有新的污渍出现,而你也见怪不怪、麻木不仁,从最开始所期望的纯洁无瑕的一片白色,到后来的洗洗干净照用不误。
总而言之,只要你多洗洗,桌布总是干净的,只不过仔细看来,上面总是有一些隐隐约约的痕迹。
那么,你什么时候会换掉这块桌布呢?
可能你会一直用下去——直到很偶然的,一次你看中了另一块桌布,就像当初你看中那一抹洁白一样,你心动了,立刻出手,然后换掉了旧桌布。
于是,周而复始,新的一个循环开始了。
人们总是用较高的标准去要求别人,而对自己无限容忍和拉低下限。
假设,换个角度来思考:如果你是那块桌布,你觉得你的主人配得上你吗?
换句话说,假设你现在正在愤愤不平的批判另一半精神出轨,而此时恰好,你的那个白马王子/梦中女神降临,英俊潇洒、风度翩翩、多金温柔、专情幽默/漂亮大方、身材火辣、口吐芬芳、钟情倒贴,你会如何?
还会抱怨另一半的精神出轨吗?
或许,你恨不得另一半赶紧身体出轨吧,赶紧的,给我一个借口赶紧滚蛋,然后自己就可以心无牵挂的开启梦幻人生了,对吧?
所以,之所以只是精神出轨,无非就是自己的另一半暂时觉得跟你在一起的价值更高、或者没有勇气(也许一辈子就只是想想而没有行动)、或者你俩之间有实质的联系(财产或者孩子)、或者精神出轨对象压根就没有看上他/她……
总之,除了父母对于子女的爱——基因延续本能造成的几乎绝对忠诚,任何两个陌生基因配对在一起的情侣之间,总是能够用一定的价值来衡量。
哪有这么多的至死不渝,只不过是选择范围太小。
曾经你以为的一见钟情、非他不嫁、非她不娶,其实,只是恰好遇到的概率。
所有心智成熟的人,都应该具备一分为三的思维方式,而并非黑白分明。
李振涛
北师大MBA | 大沟通方法论开创者 | 业绩增长与组织发展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