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从《笔记思考术》里面了解到了几种笔记方法,因此想要改进自己的学习阅读理念,不断完善并且形成自己的阅读学习系统。因此利用一篇切合自己问题点的文章进行训练-文可能比较废话,阅读顺序是第三、第二、第一
一、行动笔记(有效的行动指南)
①进行逻辑训练的练习,增加对目标的理性决策,进行专题研究,问题的关键,如何进行逻辑训练的练习?--已加入自己的专题研究清单中
②三层笔记法的步骤经验记录在系统记录汇总,并且在所有能运用此笔记方法的都用上。
③根据解决思路优化自己的学习过程,阅读过程,加入功利化阅读与学习,并需要不断强化思考强度
二、思考笔记
这篇文章每次看都感觉都切入我目前的问题,引起我对目标管理和计划管理的焦虑,恨不得一个字一个字看,生怕漏掉什么重要信息,但是我看再多都是没有用的。这一个要针对自己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且去运用实践,转化成自己的理念,这个运用到学习力的步骤:收集-吸收-运用
1、理清楚文章是怎么想的--在存档笔记中有
重点是讲学习工作中的学习应用效果很不好的问题,并且采用了三个方法。
为用而学,敢于放慢,舍得留白
2、我是怎么想的--思考笔记中
如果让我思维无限扩宽的话,我会认为我的阅读方式,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应用能力都不咋地,都要去完善,针对这些感觉系统也需要再优化一下,但是这个容易脱离我的阅读目的,一篇文章所能表达的有限,自己陷入了思考无范围的误区。
①首先需要从思考上限定范围--了解文章的范围和我所需要思考的范围。
文章就介绍了解决一个问题的三个方法
理清楚自己的问题--如何提高学习工作的应用效率。
②看文章有哪些方法能解决自己的问题
为用而学:根据目的情况选择学习范围,减少学习内容。不能像我的思维一样容易扩展延伸,并且运用了两个方法:流程化应用(建立自己的学习过程和阅读过程)和过程中沉淀。感觉都很有用的方式方法,但是是不够具现化,重点是怎么之后长期使用才是关键。
流程化应用:之后阅读以及学习必须明确需求目的--有选择的学习(收集-学习决策-整理原始资料)--思考内化:充分思考分解,并且运用自己的方法去输出--具现化:找出能有用且能实际运用的方法--考虑实用环境及背景中,运用到自己的系统中--创造类似条件反复练习修正
过程中沉淀:深层次学习,并且在过程中应用
敢于放慢:在真正的学习内容中要放慢速度,认真琢磨思考,对于其中的过程不断的细节化,深刻化。结合学习原理(强度和学习曲线的高原期)
舍得留白:多留一点时间去思考,去聚焦,看清楚方向
这三个理念和《学习力》书中的功利性理念一样:选问题,定范围和实际用。这篇文章更加强调选择和思考的重要性。
而我目前需要更注重如何去运用改善。
③自己想要怎么做
通过文章的阅读,自己需要做的步骤是什么呢?理解文章不难,难的事情是自己怎么去提炼成自己的方式方法,怎么去应用和去做才是关键的。
首先我这一篇文章是为了实践三层笔记法,存档笔记重点是归纳整理,凝练能力
思考笔记主要锻炼逻辑思维能力,思考方式方法,行动笔记重点是运用能力。
第二个问题是针对性解决自己的问题,文章重点是一种理念的改变。并把理念运用到实际过程中。那自己根据这篇文章的话,就是要运用:针对需求去学习,范围缩小,选择学习,多一些思考反思,并留白。
3、我需要怎么做--行动笔记
强化三层笔记法:首先确认笔记的目的和需求--然后对文章的重点有用原始数据存档在存档笔记中,进行深入思考,把思考笔记放在思考笔记中,最后从思考笔记中提炼待优化提炼的步骤放在行动笔记中
学习过程优化:进行主题式专题学习,范围缩小(选择决策),笔记暂时运用三层笔记法和思维导图。如有行动笔记内容,记入待办或系统中
思考过程优化:目前就是归纳文章内容--收集,
确认自己所想(问题点,范围,解决思路,我想要怎么做)
确认解决步骤及计划
需要不断地进行思维锻炼及优化(待办)
存档笔记--阅读记录
文章源于一个群里成员问题的提问:想要了解什么方法能够盯紧目标学习
常常出现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变幻目标,很难坚守一个目标完成后换另一个问题。
框架君回答产生的原因:畏难和感觉都需要学
解决思路:
①逻辑分析能力不足--可参考有关决策的六层逻辑:
1、情绪决策 2、喜恶决策 3、利己决策 4、信念决策 5、规律决策 6、系统决策
目标经常徘徊犹豫,是自己用感性做决策,抓不住重点,说明思维力有待提升。
需要通过逻辑思维的练习,对目标的例行决策占比增加。
畏难情绪的主要原因是学历能力不足导致的,自己的学习能力,现有的学习方法不足以支撑你的学习目的
并推荐了以下文章
《你是如何做到工作学习两耽误的?》--王世民
以下是文章的概要:
前言:引出问题
努力却在工作表现与学习效果不如意的人中有三类特征
拼命学很多东西
急于求成
安排满满当当
文章给出了三种解决方法
一、为用而学
学不能致用,根源是资源错配,解决方法:减少学习内容,为用而学。
好处:
能真正学会学透,
工作与学习不冲突
拼命学一个东西或许不难,敢于集中精力,全神贯注于一项工作或一个学习才是更难的,有足够的勇气,要敢于决定真正该做和真正先做的工作(决策系统)
耐得住折磨,直面深沉学习和应用的痛苦
二、敢于放慢
急于求成导致工作学习两耽误,原因是
投入不足,导致学得不牢
心态急躁,导致动作变形
压力及紧迫感,目标太过长远,
在最需要攻克的难关上投入很少,而将时间平均用力在更多的新东西的学习上,本质上是一种潜意识里的逃避行为。
这种逃避就是,通过不停学习新内容的浅层学习,收获虚假的学习满足,来掩盖自己无法深钻一门的无能。
到处学习是伪努力,深钻一门才是真用功
必要的慢更契合学会或干好的两个客观规律:
1、最低投入强度--如何确认最低强度
2、学习曲线中的“高原期”
三、舍得留白
方向对了,快一点慢一点只是量变的问题;方向错了,努力越多错得越多,这是质变的问题。
不能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让自己变懒点,少学一点,先盯着工作里需要的知识来学习。
让自己变慢点,不用那么快,原先准备一个月学完的内容不如试试改成三个月看看。
让自己变闲点,每天不要安排那么满,至少每周给自己留出几个小时发呆、放羊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