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我来陕西是想着这里历史悠久,想感受这里的人文风情。
但是很不幸的是,一来这租房就遇上黑中介,让我交诚意金说帮我砍价,没曾想对方到收钱就变脸,直接坐地起价,不租就不退钱。协商无果后想着报 警,然后发现帽子叔叔也不是万能的,压根不管,房管局、12345之间来回踢皮球,最后更是敷衍地让我去找社区帮忙协商。
在折腾月余无果的时候,我在网上却意外地发现中介的故事:他爸是村里的安保队长,为救因情侣吵架而跳楼的女生,在楼顶摔下牺牲。
但是这只是悲剧的开始,因为是属于外包员工,单位一开始还在否认他身份的合法性,在无法抵赖后又财产转移,申请强制执行也只是领到部分款项。
拿到钱后这家人又因为财产分配闹到法院,一场家庭伦理大戏看得人哑然。
想着他不过19,家里又还有一个上小学的弟弟,他原本该上大学的年纪就出来上班,也是不易,这钱就算作给他爸的大义捐款,也不再和他纠缠。
又过了半年,他的朋友圈也很久没发房屋租赁的消息,想必他这么干也不会长久,至于再后来他过得怎样就不得而知。
自己则蜗居在合租房,也算知道了还有一种便宜的厨房间,于是在这个城市得以安身。
在总结去年的经验之后,我决定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去更多的地方,尝试更多的职业,遇到更多的人,直面更多的挫折,让自己有更多的可能。
i人在工作中特别容易吃亏,而且多半还是哑巴亏,因为摇经常外出采风,所以没法找固定性的工作,有劳动付出,但是最后会不会有收获全凭老板良心。当然,这也使得自己的性格逐渐得到改变,自己的利益自己只有去争取才有维护,否则那些“强盗”只会觉得理所应当。
春节的时候,我遇到卷钱跑路的老板,当时一块工作的同事也纷纷通过各种渠道维权,半年后在网上搜到他变成老赖的通告,回想起年初五他的摊子被大风掀翻,大抵是财神爷也看不下去了。
这一年里,我越来越相信一句话: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
有的东西执着于得到,可能会成为目前行程的累赘;而有些东西突然失去,则肯定是替自己挡去了更严重的灾祸。
与琐碎事缠斗,患得患失,耗费太多精力,最后焕然发现大把时间被空耗,自己还有大多事情没有做,自己和自己快存满的手机内存一样,拖到每次满了就清理一点。
回想到过往的自己是如何解决这些难题,开始正视这些麻烦,而不是习惯性逃避,注意力老被周边事转移,一个手机弹窗消息就能把自己魂勾走,等反应过来又感叹自己老年痴呆,记不起来刚刚想到哪了。要更舍得花时间梳理整个事情,清晰有序的事情才容易分析并解决。
没有那么多事事顺心,就把每一天做每件事都当做开盲盒,只有开盲盒的基数越大,才更有可能开到自己想要的,而不需要费劲心思去分析去猜测怎么直接抽到自己想要的。
我想起曾经看过的《动物世界》,茫茫大海中,越往底层,食物越少,但是深海鱼虾却不少,于是一场尔虞我诈的抢食大战便越演愈烈,为应对深海水压过强,鱼虾的骨骼和身体都进化得很柔软。以致于被打捞上岸时,身体会因为巨大的水压差而崩坏,看起来就像一滩软肉,样子十分丑陋。
所以人们更喜欢打捞浅海的鱼虾,卖相更好,打捞成本也更低。
在互为食物的海底,很多鱼都幻想吞噬成鲸,可现实却被鲸吞,变成食物,然后落下,简称"鲸落",而更多的则活成了"鲨掉"。
动物世界的竞争尚且如此激烈,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则更为残酷。
当初唐三藏也是见众生疾苦,想救民众于水火,于是去西天求取真经。一路上他遇到各种“妖魔鬼怪”,看遍世间人心,可到了灵山脚下,却遇见了阿傩和伽叶讨要人事,美其名曰“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
佛又曰:放下执念,清心寡欲方可脱离苦海。可如今寺庙林立,香火旺盛,处处皆是求佛许愿之人,仰望高大巍峨的佛像,闪闪金光让我陷入沉思。
当然也不是所有事都这么复杂,也遇到因为和自己同名的人,自己的工资被错发(加上好友后对方给退回了,但我还是把零头转给了他,算是请年少的自己喝了杯奶茶,还劝诫他好好学习,不然长大后就会和自己一样要出来流浪)。
人应该怎样实现自己的价值?在这个工资没涨,物价起飞的时代,人们购买的早已不单单只是商品本身的价值,更多的是为由广告营销带来的品牌溢价买单。
三年疫情虽然让人们钱包干瘪,但同时也人们的消费逐渐回归理性,从追逐品牌到寻找品质平替,性价比成了越来越多消费者考虑的重要因素。
大家购物的时候会选择性价比的商品,公司招聘时同样也会选择性价比高的员工,于是为了更好的就业,大家都把自己修炼成六边形战士。
有的人活成了卷王,于是晋升“人上人”,也有的还是和我一样,选择摆烂。
不知道是不是习惯了这几年平淡闲适的生活,还是见过太多世面,内心变得越来越波澜不惊,对任何事物的兴趣都在减弱,以至于每天过得有些浑浑噩噩。
但是偶尔也会觉得自己沉浸在每天睡到自然醒,再做自己喜欢吃的一日三餐,听听书,看看剧,然后什么都不想,过的像废物一样。这样的生活才真的闲适。
虽然心底有些看不起这样容易满足的自己,但是这难道不就是自己累死累活在外当牛做马最后想要过上的生活?为何要有太多负罪感呢?
有时候甚至觉得有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味,只待“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只是自己终归还是凡夫俗子,还得食人间烟火,不可能真的远离世俗,隐居山林。
因为一句“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我们都格外期盼旷野,可真当自己身处旷野时,却又因为缺乏安全感而后悔,更希望此刻自己在开发完好的景区。简单总结自己就是爱玩但很菜。
再加上这几年,自己的拖延症始终没有戒掉,每次总是到了最后快离开一座城市的前一两个月才发现自己好像还有很多想去的地方没有去,之前总是对自己说下次就去,可是马上就要离开,再不去怕是以后都没什么机会了。于是在最后的时刻把自己的旅程安排的满满当当 ,甚至有一两个月都没时间来写攻略和剪视频,虽然平时发的作品也很少,但就是感觉有些对不起喜欢自己的大家。
没钱的时候等有钱,有钱的时候等好天气,天气好了又没有去的兴致,其实想去的想法产生的时候就是最合适去的时候。
生活的忙碌并没有抹平我对世界的探索,这一年大约还是有1/4的时间在路上。只是大部分时间为了生活而四处奔波,以致于无暇整理素材而已。
特立独行的自己脑子里总是有许多奇奇怪怪的想法,被误解是一种常态,无端的指责和谩骂也是常有之事。
有次有幸去线下看真人脱口秀的时候,发现那些台上逗观众笑的演员自己也曾经有很多痛苦的经历,可是如今却被他们当做笑料来向观众展示,还说:我就是要所有人知道,得罪谁都不要得罪讲脱口秀的,不然就会变成今天讲的段子。我很敬佩他们的大度,能那么大方地和过去的伤害和解。就像人间的弥勒佛: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天下可笑之人。
写了这么多突然发现自己写不出太多积极的、向上的东西,与苦难缠斗太久,身上的能量也被逐渐消磨殆尽。
前段时间去只有河南看剧的时候,意外地看到苏大诗人另外一种人生解读,世人皆知他“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乐观豁达,可他才不想要什么乐观,豁达,从洛阳接连被贬至儋州,从河南到海南,这理想报复想要实现怎么就这么难。
好在苏轼是幸运的,他有一直在努力挽救自己的弟弟,还有夜里和自己相与步于中庭的怀民。在最艰难的那段时光,有人陪他一路走来,最终走出困境。
自己这一路也不容易,虽感觉有点瞎折腾,但是也不是全无收获,至少收到两项市级摄影比赛的奖金,虽然不多,但却是一种让自己继续坚持下去很好的鼓励。
成长路上,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人与人每天都在擦肩而过,只有先修炼好自己,再遇见时才不会遗憾吧。
新的一年,新的旅程已然开启,期待遇见更好的自己和更好的你。
END
文字/INC呀
编辑/希遇
图片/小C
你点的每一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