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妹妹

    我有两个妹妹,大妹妹乳名叫香兰,1949年农历十月初二出生于山东,1951年3月随父母来到东北,那时她才三岁。

    大妹妹长得非常俊俏,乌黑的头发扎着两条小羊角辫,微圆的脸上,嵌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流露着天真活泼的目光,并且总是带着甜甜的笑意。她经常穿着一件,母亲做的嵌着红边,绣着小花的蓝衣服,穿着母亲做的“虎头鞋”。一看就像一个山东小妞。

  大妹妹小时候,无忧无虑,一天总是在母亲身边磨磨来磨磨去自己玩,她不淘气,真让人省心。因为她听话、不爱哭,所以我和弟弟都很喜欢她。虽然我和她不在一起生活,但是每天放学回家,写完作业,就去弟弟家找妹妹哄她玩。和她一起玩“过家家”、堆沙堆、给她做“猴子攀杠子”玩具,......。有一天,领她玩,没注意把她磕了,膝盖破了皮,她看到血刚要哭,抬头看见我,马上憋了回去。我问她疼不?她说不疼。我赶紧往她伤口撒面,找块破布包上。

  大妹妹上学报名时,老师问她叫什么名?她说叫香兰。大名呢?没有。(家里还没给她起大名)老师又问,你姓什么?她说姓李。那你就叫李香兰吧。从此李香兰就成了她的大名。文化大革命期间,父亲写信给我说:“咱家数你文化高,给你大妹妹起个名”我想我和弟弟都范“永”字,就给大妹妹起名叫李永兰吧。当时,家里一看我小妹妹也没起大名,于是就把李永兰这个名给了小妹妹。(但我不知道)

  大妹妹学习好,在班级里是优等生,每次考试都受到老师的表扬。当时我家特别困难,家里的活多人少,干不过来,妹妹小学四年级还没念完就辍学了。班主任觉得,学习这么好的学生不念了,太可惜,几次找到家里动员。奶奶说:“女孩子家念书再多,也是给别人家念的,会写信能算个帐就行了。”妹妹书没念够,不死心,老师每次来家找,她都吓得藏起来。家里不给学费,不给买书本钱,还让她在家干活,只好不念了。

我第一次从部队回来探家时,是个冬天,做了一件窘事。回到家放下挎包,向在家的爷爷、母亲问了好,说完话,习惯的拿起扫帚扫院子的雪。从我身后来个陌生举止大方的姑娘,说了声“我来扫吧”,抢过扫帚就扫了起来。当时把我造愣了,还不好意思问她是谁,我暗暗地猜想着。等吃饭时,她往桌上端菜,母亲又大声喊:“永兰回来吃饭啦!”一个八、九岁非常活泼的小姑娘连跑带颠跑进屋,问我“哥哥你回来啦?”这使我恍然大悟,原来抢着扫院子的竟是我的大妹妹,刚进屋的是我的小妹妹。这使我多尴尬,真是女大十八变,才走了几年,连自己的亲妹妹都不认识了,觉得有点歉疚。

大妹妹勤劳朴实,能吃苦。14岁就开始在家帮助母亲操持家务,做饭、洗衣服、挑水、打柴......里里外外都离不开她。父亲当队长在沟里领着干活,弟弟在乡下屯铺教书,小妹太小,家里活只靠母亲和大妹妹。她每天要到大河挑三担水(大河离家来回一里路,尤其冬天路滑不好走)晚上还要替母亲去给爷爷烧炕,不管春夏秋冬,刮风下雨,她都坚持不误。妹妹虽然年龄小,但是不怕苦能干活,所以爷爷非常喜欢她,有点好吃的总是给她留着。秋天上山割苕条,冬天轧伴与秋英、丫蛋儿、德利等人拉着小爬犁去十多里外的山上捡柴,她从不舍得歇一天,过了年正月初六就上山捡柴。只要她在家,我家的柴火垛比谁家都大。后来,她跟父亲一起到生产队干活挣工分,庄稼地里的活,她样样都干,种地、铲地、扶犁、扬场......样样都会。晚上收工回家,十多里路,不是扛捆柴火,就是背些猪食菜,总是不空手。她是我家共认的“劳模”。不仅在家里是个乐于奉献和最能干的人,而且在外也常常被人们所称赞。这让我想起《红灯记》里的小铁梅——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她积极肯干,在生产队里表现突出,被大队抽到文艺队,入了团,当了民兵排长。1968年,被公社抽去当了贫宣队员。经常下到辉南、大阳、复兴屯等村屯和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宣传毛泽东思想、抓革命促生产。由于联系群众,关系处得好,深受领导和社员的好评。

    1970年,大妹妹21岁,经人介绍与四岔参场忠厚、老实、勤劳的小伙牛树彦于元旦结婚,同年农历十月初一,生下可爱漂亮的宝宝取名叫小英。1973年妹夫调到水利部门小城子渔场。在1975年我当兵探家时,特意去看望大妹妹一家人。那时她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一家四口人,虽然一天忙忙碌碌生活困难些,但是日子过得很幸福。1975年末,妹夫被调到黄泥河水库当管理员。1978年又调到楼街三通河灌区看水渠。大妹妹随丈夫不管是在参场、渔场、水库、还是灌区家属队,总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要到家属队干活,还要照顾三个孩子(牛英、牛霞、牛强),操持家务,有时晚上单位开会,有时打夜班干活到12点,就把孩子锁在家里。一天从早到晚忙得不可开交,不知苦和累,好像在她身上看不到忧愁和疲倦的影子,一天总是乐乐呵呵的

  1985年,妹夫又去拦河坝看闸门,领导让干啥就干啥,而且非常认真,从未出现过差错,一干又是九年。大妹妹在拦河坝期间,我常去她家玩。春天到山上采野菜、挖山胡萝卜根。最开心最有趣的还是去大河叉鱼。抽水泡地、畦稻苗时节,大河快要干了,我跟外甥牛强,去大河叉鱼。晚上八、九点钟,正是鱼出来觅食时间,打着手电鱼在水里看得清清楚楚,用鱼叉叉鱼头。只听牛强那边一会儿“噗哧”一条,一会儿“噗哧”一条,一个多小时就叉了一斤多。我不会,一条鱼要叉好几次。过了一会儿,我叉上一条大鲫鱼,鱼在叉上垂死挣扎,我激动得心里怦怦直跳。真是叉鱼的心情比吃鱼的滋味还香。我在农广校时,老师放暑假,我到妹妹家一待就是一个月,帮他家修仓房、煤棚、厕所,开地、栽稻子.......。

  大妹妹是个贤妻良母。对丈夫尊重体贴,相敬如宾。家里大事小事都由丈夫说了算,丈夫被牛顶伤和后来患肺心症,妹妹到处求医问药,天天陪伴着,精心伺候着,生活几十年,从来没见他俩吵过嘴,红过脸,他俩总是恩恩爱爱,互相关心,互相照顾,算得上甘苦与共恩爱夫妻。她对孩子温和可亲,就是孩子做错了什么,从没见她发火打过孩子。就是工作再忙,也忘不了给孩子做饭。不仅关心孩子的吃穿,关心孩子的学习,就是孩子长大成了家,仍然惦记在心。她说:“为了孩子,就是累死也心甘情愿。”她很刚强。由于常年劳累,身体不好,有胃疼病,天天吃骨康宁、正痛片顶着,为了家,为了孩子,从来舍不得休息一天。

  大妹妹孝敬父母。小时候是这样,结了婚出了门子仍然是这样。她很顾家,经常抽空带孩子回娘家看望父母。每到农时季节,回娘家帮助侍弄自留地,种、铲、收。母亲有肺心症,晚上咳嗽的睡不着觉,她在药店买些麻黄素、氨茶碱、甘草片等止咳药给母亲吃。农村社员除到过年,平时很难吃到面粉,她把用卡片买回的面粉省吃攒着,拿回娘家给父母吃。母亲每年春节三十晚上包饺子时总是留一些,等初二大女儿带孩子回来吃。母亲有病、住院她陪在身边伺候、照料,擦屎、端尿、洗洗涮涮.......。在她的影响下,她的三个孩子对父母都特别孝顺。儿子牛强常年在外打工,虽然看不到影子,但能经常听到他的声音。每到秋天,特意回家为母亲过冬买了劈材和煤;大女儿牛英离的近,虽然开超市每天忙得不可开交,但能挤时间带着好吃的回娘家看望父母;二女儿牛霞住在县城离得远,能常打电话问候、带着孩子回娘家,为父母买吃的、穿的,帮母亲干活,侍弄菜园。

  大妹妹重亲情。由于他近乎人,我家的亲戚和孩子们都愿意去他家玩。亲戚那家有事她都到,到那家都闲不住,干这干那好像在她眼里总有干不完的活。赶上做饭时,她立马下厨房帮助炒菜、做饭。他把别人的需要当成了自己的快乐,哪里需要哪里到。小妹腿伤两次到县城住院,她放下家里的活去医院护理。大女儿牛英开超市,孩子小,姑爷往乡下送货,忙不过来。她天天来回走四里路很早就去帮助看摊卖货,每天忙到很晚才能回家休息。儿媳妇心疼的对她说:“妈呀,你都六十多岁的人啦,别那么挨累了,别再自找苦吃啦!”她说:“闲着待不住,趁身体好,能干点啥就帮着干点啥。”她能包容、善待别人,与世无争。所以,邻里关系融恰,左邻右舍谁家有困难,他宁可放下手中的活,也要去帮助别人。有人问她:“你为别人付出的多,回报的少,不觉得吃亏吗?”她说:“吃亏是福,人不能总想着占别人的便宜。”

  大妹妹生活俭朴。她过日子的方式方法,还有那个仔细劲和我母亲一模一样,一点也不差。她勤俭持家,省吃俭用,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不爱打扮,穿着朴素,自己很少去商店买件好衣服,平时在家总是穿劳动服。可是为别人花钱大方,为自己却舍不得。她就是这样一个很会过日子的人。

  小妹妹叫李永兰,1956年农历10月20,出生于东北——吉林省辉南县抚民镇,今年59岁属猴。

  小妹妹生在红旗下,长在蜜罐里,小时候没吃着苦,没挨着累。童年幸福,少年快乐,青年开心。因为她在我家是最小的,全家都宠着她,哥哥姐姐都让着她。她长得漂亮,聪明伶俐,举止活泼,爱说、爱笑、爱唱、爱跳,挺惹人喜爱。1967年,我当兵探家时,看她领着一群孩子到附近各家各户唱歌、跳“忠”字舞,做“三忠于”活动。我很羡慕也很支持她。回到部队,买了十本毛主席语录,并打印上“红孩子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字样,给她们寄回来。她小时候,虽然我跟她在一起时间不多,但我知道她是一个给全家带来家庭幸福快乐的小天使。

  小妹妹初中没毕业,就不念了。在家跟母亲学着做家务,后来跟父亲去生产队劳动。1972年,我爱人从娘家样子哨搬到抚民镇,在河西屯与老高家住邻居,有什么困难他们全家都来帮忙。大婶经常帮助看孩子,我大女儿三、四个月时没奶吃,她抱着在河西屯到处给找奶吃;家里没柴烧,大叔赶着牛车去山上帮助割柴火;高家女儿高玉梅经常跟我爱人做伴,要生孩子时,她用饭盆去大河井泉给端水吃,没有干柴引火,回家抱干柴。高家不仅时时、处处帮助我家,而且邻居家没有帮不到的。他家为人好,家庭和睦。家中有两个儿子,其中老二高永祥长相好,个头高,身体棒,能干活。这样的小伙在河西屯乃至抚民来说,也是出类拔萃,她和小妹年龄相仿又是同学。当时,有人给小妹介绍过几个对象都没成。由此,我爱人想为她俩做媒,并让我参谋,征得我父母同意,经过介绍两人经常来往,处的挺好。终于在1974年7月1日,两人结婚。

  小妹18岁结婚至今已四十个春秋,生育一男两女,儿子叫高岩松,长女叫高岩红 ,次女叫高岩莉。现在三个孩子都为人父母,有了自己的儿子。小妹家经过几十年的拼搏、奋斗,日子过得不错,在农村说算不上太好,也不算太坏,占中等水平吧。四十年间盖过三所房子,种地年纯收入达 2 万余元。

  小妹是个慢性子,对孩子温和、耐心。不仅对自己的儿女,就是对隔代人孙子、外孙子也是一样。她两个女儿知道母亲的性格,所以把孩子送到娘家,让母亲看着放心。外孙离开妈妈在姥姥家住可以,但离开姥姥时间长一点,就催妈妈去姥姥家。从两个女儿结婚生孩子至今,小妹每天为她们哄孩子的时间就占一大半,平时家里就像个托儿所。天天家里欢声笑语,热热闹闹,孙子、外孙一样看,儿子、姑爷都喜欢。

  我的两个妹妹特别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小时候是这样,现在仍然是这样。一直以来,我都认为我的两个妹妹很优秀,很漂亮也很会过日子。为了我们的家,我的两个妹妹付出了很多很多......。我常想,上帝是不是太偏爱我了,让我今生有这样的好妹妹,我为此而感到荣幸,感到骄傲和自豪。如果有来生的话,我希望还能和她们成为一奶同胞,永远和她们在一起,就是吃再多的苦,遭再多的难,我也心甘情愿,也觉得无比幸福和甜蜜。妹妹,哥哥向你们道声,谢谢!你们辛苦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558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002评论 3 38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036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024评论 1 28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144评论 6 3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255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295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068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478评论 1 305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789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965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649评论 4 33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267评论 3 31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98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223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800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847评论 2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