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的瑞典公开赛上,18岁的伊藤美诚一战成名。现如今的东京奥运会,她也被日媒称为“大魔王”,声称是中国乒乓队的头号强敌。目前伊藤美诚的世界排名为第三,毋庸置疑的是她的技术水平是过硬的,但是在一档采访栏目中,伊藤美诚的妈妈说起来关于伊藤美诚小时候的家庭教育,让人不敢苟同。
伊藤美诚的妈妈美乃也是一名实业协会的选手,在她终生的运动生涯中,一度想打败中国队,特别的有执念。
她曾经发言:战胜中国是理所当然的。就是这样的想法,让美奈妈妈对女儿的教育也让人感觉到可怕。
就是训练了7个小时的伊藤美诚刚刚睡着,她妈妈会在她耳边强势灌输一个观点:能战胜中国的只有你。
她自称:孩子处于深度睡眠的时候会让她好好睡觉,但是进入浅度睡眠,就会让孩子一边睡觉一边在她耳边说:能战胜中国的只有你!
这段采访让主持人都感受到震惊,随后又对伊藤美诚进行采访,你想送给妈妈最好的礼物是什么?她面无表情地回答:奥运会金牌。
很多网友在下面评论:这种教育太可怕了。
而我们熟悉的福原爱,在成长经历里,也有着一位非常虎性的母亲,虽然严格,但管理手段与理念却和伊藤美诚母亲路径截然相反。
福原爱的父亲是一名没有乒乓球经历的普通人,在家里却非常独断和绝对权威,只看得到眼前的结果,如果福原爱输了球,福原武彦就以为是训练方法不对,很快就改变原来的训练方法,结果导致在训练上没有一个长期的规划,而福原爱的母亲福原千代是打过乒乓球的,却根本没有话语权,并且福原爱的父亲在担任福原爱的经纪人的时候,因为投资失败,将福原爱的收入都拿去还债。
所以,福原爱的母亲毅然和丈夫离了婚,并且带着福原爱,走上了乒乓之路。一样的严格,但懂得鼓励和微笑对待。这种毅然与人生观和伊藤美诚母亲并不一样。
福原爱受到哥哥的影响开始训练的,她第一次打球是3年零9个月。那时身高甚至还没球台高的福原爱,就能打出扣,而福原爱输了比赛会哭得昏天黑地,母亲千代对她进行鼓励的视频,则暖了很多人的心。
同样都是日本乒乓球女运动员,同样有严格的母亲,但价值观的影响差异非常之大。有人说:那伊藤美诚的成绩比福原爱要更优异,并且这一次混双比赛获得奥运冠军,是不是说明她母亲的苛刻“鸡娃”努力是成功的?
奥运的混双决赛里,水谷隼、伊藤美诚在比赛过程里吹球、摸球桌,很多的动作都违反了规定。而伊藤美诚过于傲气的状态也让很多人更不喜欢她,那种嚣张的笑更是让无数人气愤,更是在比赛中嘲讽许昕被吓到了,所谓“胜之不勇”。
母亲美乃莉用获利理念的驱动,对于她的气质和举动是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的。
每一个人的成长,都会有不同的阶段。从金牌与利益的角度看,伊藤美诚母亲的无疑是成功的。而人生真正意义的成功其实蕴含着很多因素,包括心智是否健全、是否活着并拥有的是自己的人生。
夺取金牌后的狂欢无疑是快乐的,也是对于辛苦付出的回报。但“繁华落尽寂寞如初”之时,这种严格鞭策长大的人生,是否会拥有最终的快乐、充实与幸福,还是一个未知数。
而伊藤被洗脑的时间长了,渐渐地在潜意识里会认为自己的出世就是为了战胜牵制中国乒乓霸主地位而来的,从而会更加刻苦,更加努力。
毕竟,有一种神秘力量的加持,会让人爆发出前所未有的能量。
乍一看,这样的教育,完全就是畸形和变态的,也难怪网友纷纷调侃,这就是阴间教育,并大喊:伊藤,你妈妈是骗你的。
奚落过后,仔细想一想,伊藤妈妈的这种教育也并非毫无可取之处,甚至这样的教育根源的发源地就在我国,如果,利用得当,真的会成就一批人,利用不当,则会彻彻底底地毁掉一个人。
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唐朝大诗人李白,在5岁的时候,特别贪玩,不好好念书,而且歪点子特别多,李母为此多有忧愁,经常暗自思忖这个儿子算是废了。
有一天,李母计上心来。吃罢晚饭后,把正在玩耍的李白给叫到柴房,谨慎而小心地告诉他:你知道你是谁吗?
李白歪着脑袋想,天真地问,我不就是我吗?我还能是谁?
李白的母亲笑了,傻孩子,你可不仅仅是你,你是天上的一颗星,叫长庚星,妈妈怀你的时候,就梦到长庚星“咻的一下”飞到我肚里来了。长庚星又名太白金星,太白金星多厉害啊,仅次于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和灵宝天尊,所以,你是神仙啊,作为神仙下凡,你稍稍一努力,那谁能比得过你啊?你的未来一定是不可限量的。
李白果然信以为真,从这以后,他开始爱上读书,并且一发不可收拾,最终成为唐诗中的集大成者,彻彻底底变成了中国诗歌史上最耀眼的明星。
当然,这则故事只是出自于早年我在地摊上看到的一则关于李白的野史,出处现在早已无可考证,但是这个故事却令人深醒。
可以明显地看到李白的母亲和伊藤妈妈似乎都抓到了一个教育的重点,那就是:信仰式教育在一个人的童年时期是多么的重要,甚至会决定一个人的成就的大小。
在孩子小的时候,给他树立一个信仰,这个信仰可以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并且让他相信,你就是为了这个信仰而生的,你迟早会达到这个信仰的目标。
孩子们一旦树立了这个信仰,再苦再累也不会觉得苦和累,因为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不要小瞧任何一个信仰,有信仰的人,绝对不能小觑,没有信仰的人,浑浑噩噩,如同行尸走肉。
很显然,伊藤把妈妈的话当成了信仰,李白也把妈妈的话当成了信仰,所以,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但又是失败的。
李白因为笃定了信仰,所以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还自诩“谪仙人”,甚至在人生最为得意的时候让高力士为其脱鞋,从而遭到对方怀恨在心,从而也开始他的“贬谪”人生。
而伊藤因为盲信了信仰,所以小小年纪,把骄傲不屑和猖狂写在了脸上,最后在奥运赛场上终结了自己的赛事生涯,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的。
可以说,李白和伊藤,他们都是成于信仰,又败于信仰。
信仰让他们疯狂,信仰也他们毁灭,信仰的力量的的确确就是一把双刃剑,把握好尺度,信仰可以为我们人生加分,过于信赖信仰的力量,会让我们在现实面前碰到头破血流而不自知。
反观,现在身边很多家长都如伊藤的妈妈,给自己的孩子身上加注无穷无尽的信仰。
会弹两下钢琴,就幻想着未来成为贝多芬;会画个画,就预测着将来会变成梵高;学个体育,就想着不久变成奥运冠军;学习稍微好那么一点点,就鼓励着孩子征战清北……
殊不知,当信仰的力量被现实击破,对于孩子们而言又是多么的讽刺和搞笑,他们会有多么痛苦和煎熬,首先他们会对自我产生怀疑,甚至自暴自弃,最后彻底堕落。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要相信孩子》一书中就写道:相信孩子一定行,也要直面孩子一定不行,毕竟我们都是普通人,没有谁是常胜将军,永远都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