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是一篇半命题作文——填充的内容可以在前,也可以在后。人们用一生去填充内容,给自己的人生起一个恰当的名字,然后交卷。
春绪 ,夏启,秋至,冬暮,四季轮回,圈圈绕绕。老树缠绕枯藤,斜竹傍倚夕阳,次年再生新蕊,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周而复始,循环着宇宙万物。
一个人活着本身这件事,其实并没有特别大的意义,相当于宇宙一粒尘埃的降落,也或许只如同风微佛树梢,死去后也就随风消散了。然而人与人相遇了,活着就产生了意义。人与其他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有着无数种情感,当两个人产生了羁绊——积极的也好,消极的也罢——从此他们都不再是一个人,总有一根根看不见的绳索将两个人联系在一起,这时,一个人活着,对于另一方就变成了有意义的事情。
人类生活在城市中,高大牢固的水泥、梁柱阻隔着人对外界气息的感知,日复一日重复的行程,淡化着人们对于时间的观念,只有换季的时候才知道,我们依旧生活在四季里。人们擅长下定义,将身边的一切命名,仿佛只有将“关系”浮于表面,才能证明其本身的存在。于是有了节日,有了纪念日,我们依靠这些来提醒自己岁月的流逝。我们总说一切都会变化,没有什么是永恒,却又下意识的认为一切都会不变,天气会一直炎热,晴天会永远持续,即使下了雨,也会重新晴朗,身边的朋友会一直存在,热爱的事物会一直持续。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四季会变化,晴天也会布满阴云,朋友会离散,热爱会消失,只有时间永存。而我们竟然如此狂妄,将自己作为万物的尺度,希望爱能永恒,这时多么的可笑,又是多么的了不起。人们的永恒感,来自于一成不变的生活和自我的执念,人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做着同样的事情,以为自我会永存,可是这世界上有什么能永存呢?当一个人从这世界上消失了,无论去天涯海角也无法再找回了。
人的一生并不漫长,可人们麻木于重复而疲劳的工作,无暇去做自己真正想做、喜欢的事情。活着有时候并不为了什么,活着就是为了活着,为了一顿饭,为了一个安稳的住所,可仅仅是活着,有的人却已经拼尽全力了。人们总会有一种错觉,以为这一切会永远的持续下去,但事实上,我们每天都在经历着不告而别,有的人只是远去,有的人却已逝去,那又有什么区别呢?无论如何,都是消失于我们的生命中,再也不相见了。告别和死亡,就像是对世界的控诉,对冷漠的抵抗,对这个世界的全部麻木的无声的挣扎。然而时间终归还是不会止步,或许在另一个时空,选择了我们想要选择的,过着我们向往的生活,但那与我们没有关系,在这个世界,我们已经选择过了,生活还是要继续,就像泼出去的水再也回不来。
正因如此,我们才有了珍惜和后悔这两种情感。有时我们做了不满意的选择并为此扼腕叹息,郁郁寡欢,但实际上,选择并没有对错,当下的我们竭尽所能选择出当时认为不会后悔的选择,这样就足够了。难过的时候,我们内心总会产生一个不理智的人,他抨击一切,对命运发火,对规则不满,试图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理想国,只有在这里,自我的形象才会显得那样高大威猛。可是最终我们都会发现,对命运发火这件事是没有道理的,人始终都是因为自己的无能而愤怒。
但时间还是不停的流逝,它让我们知道,快乐的事情总是短暂,而哪怕是再悲伤的事,记忆也会将之逐渐淡化。它迫使我们去面对,人要长大,要承担责任,要从无数的限制中找到自己的自由 ,去生活,去创造,去定义,去构建新的联系,我们的生命才会牢固。毕竟,人生就是一场责任,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家人、伴侣和其他许许多多事情负责。
世界终究是循环的,就像四季循环一样,所以,在失望的时候,我们要像相信雨过天晴一样,去相信希望一定会到来。希望一定会到来,所以我们不能放弃,即便有太多的不告而别,即便有很多痛苦。有时痛苦的出现,并不是要我们从中学会什么,痛苦就是痛苦,和那些快乐、平淡一样,都是构成人一生的一部分罢了。
这一生里,活着,我们可以哭、可以暂时的停留,但是不可以忘记我们终归要启航,要继续走没走完的路。人只会越走越远,而真正走到路的尽头时我们回头看,那些曾经令我们无比害怕、止步不前的东西,其实,也不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