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的奋斗史很像一个成功人士的奋斗史。
天地精华成石猴,这只石猴,很勇敢,也很聪明。刚开始,他就是一只普普通通的石猴,别人不敢穿过水帘洞,他穿过了,于是成了猴王。
他成为猴王后不沾沾自喜,而是准备拜师,学习本领才艺,守卫自己的同类和家园。于是,他不远万里来到蓬莱岛,忍辱负重,学了本领。回到花果山,变成美猴王。领导要有领导的派头,他深入海底拿得海底针,和一身漂亮耐用的铠甲,起了名字叫美猴王。
美猴王的本领很大,惊动了天上悠哉游哉的玉皇大帝,玉皇大帝怕他生事,招上天宫做了弼马温,想着骗他在天宫待上个生生世世,少惹麻烦。结果孙悟空聪明,及早得知自己所受的不公平待遇,于是,自己给自己伸张正义,把玉皇大帝打趴下。幸亏如来会骗术,诱得悟空身压五行山下。悟空短暂的成名奋斗史告一段落。
我们其实都是从石猴成长为美猴王的,只是不同类的美猴王而已。从小小的天不怕地不怕的年纪,到长大成人,血气方刚,看不懂时间冷暖,只想拿自己的一腔热血来实现梦想。我们的青春史就像孙悟空初出茅庐的奋斗史一样,同样有梦想,同样有追求,我们的梦想在现实面前支离破碎,孙悟空的梦想在五行山下苟延残喘。每个人的必经阶段,我们和孙大圣一起经历。
当孙悟空遇上唐僧,就像千里马遇上伯乐,从此开始一路打怪,这是职业也是事业。唐僧的一声声”阿弥陀佛“在他心里种下温暖,他的一声声”师父“情真意切。妖魔鬼怪在他的火眼金睛下无处逃窜,救师父、取经就是他的任务,到达西方极乐就是他的终极目标,到那里,他的紧箍咒才能摘掉,到那时,他也就成了佛。取经路上千辛万苦、误会重重,唐僧舍弃师徒之情,但悟空不忍心师父被害,还是不远万里回到师父身边,他的心慢慢被亲情融化。最后跟唐僧到达西方极乐,取回真经,终成”斗战胜佛“。
我们度过了懵懂的青春期,走到了成熟的年纪,有了毕生为之奋斗的事业,从此开始夜以继日、忍辱负重的奋斗,只为完成自己的终极目标。我们成熟稳重、待人接物温和有礼、在挫折面前一笑而过,也曾患得患失,也曾豪情万丈,只为完成心中的梦想。也许到某个时期,我们也成了”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