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家的儿子明明(化名,6岁)在吉安家里发来了生日祝福的视频给我们家老三,妹妹和姐姐都特别开心,看了一遍又一遍,姐姐还想跟明明视频聊天,因为他们之前经常一起玩,好久没见了应该都挺想彼此的。
姐姐问明明:“明明,你在家里好玩吗?”
明明很快速的回答:“不好玩”
姐姐由于当天身体不太舒服,加上已是晚上10点了,没聊几句就很想睡觉。这时候我便拿着手机跟明明聊起来。
我语气温和缓慢的说:“明明啊,你在学校开心吗?”
明明:“不开心,我们老师太坏了”
“你们老师怎么了”关心、好奇的语气
“我们老师不让我们穿园服,要我们星期四再穿,我上次星期二穿上了,老师还扯我衣服”非常认真的跟我抱怨。
“老师扯你衣服让你很不开心是吗?”
“是的,我可以星期三洗干净,星期四还可以穿呀,她干嘛那么凶我哦”
“明明啊,你好有办法哦!老师经常这样凶你吗?”
“没有呀,以前挺好的,现在变坏了”
“这样呀,明明啊,你知道老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坏的吗?”
“不知道”
“明明啊,要不我们来做个游戏好不好?”
“什么游戏呀?”
“我们一起来猜一猜,是什么原因使你们老师变坏的,好不好?”
“好呀”
“那谁先猜,我先还是你先?”
“阿姨,你先猜吧”
“好的,我猜是不是你们老师这段时间心情不好呀?”
“我觉得可能是有了那个XX以后”(我没听明白他说的是什么)
“XX是什么?”我跟他认真的确认
“XX就是一个很硬的东西,打人特别痛”
“哦,阿姨明白了,你觉得老师是因为有了这个东西后就变坏了是吗?”
“应该是吧”
“又轮到我猜了,嗯,是不是因为你们老师最近身体不舒服呀”
“我觉得可能是我们太调皮了,害老师生气了呗”
“哇,明明啊,你比阿姨猜的好,我感觉你更了解你们的老师”
明明很开心的样子。
“明明啊,你知道了老师变坏的原因,你想过要怎么办吗?”
“那我就讲笑话给她听”
“哇,明明,你还会讲笑话呀?”很吃惊他会这么说
“会呀,我妈妈手机里还存了好多呢,你下次回来可以听一下”
“太好了,下次阿姨回来一定要给阿姨听一下哦”
“嗯,好的,都是我自己编的呢”
“哇,明明,你太厉害了,还会自己编笑话”
明明开心的笑着
“明明啊,你会讲笑话给老师听,还有别的办法吗?”
“那我就乖一点,不惹老师生气了”
“哇,明明,你太棒了,遇到问题自己知道如何去解决,这可非常关键,阿姨也要向你学习”
后来还聊了很多他学跆拳道以及同学学泰拳道的事情等等,整个聊天过程非常的顺畅、开心。
我想孩子的自我认同感、自我价值感就是这样在一次次的沟通中慢慢建立起来的吧,心与心的交流不会因为距离的远近而受到任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