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老师教育我们「人要立长志,不要常立志」,还编了一个故事:说一个人志向总是变化,结果一事无成;而另一个因为认准了一个目标,最后成功了。
最近读书,我觉得这句话不对。
我很佩服的一个90后连续创业者刘大猫,在他的成长记录里面有这么一段话:
我不是一个只会盲目坚持的人,因为我相信人的心智都是在不断变成熟的,自己的认知和视野也是在不断的升级的。而在自己不断升级的过程中,目标和梦想理应是不断变化的。
我是一个灵活能变通的人,我会根据实际情况去灵活的调整迭代,我不认死理,不犯倔,我会不断的思考当下我要什么,我当下要什么,我就朝着当下的需求去努力,中途随时愿意灵活的调转船头。
确实,我们小学,接触到画画,于是立志当个画家;上了初中,学了英语,觉得有趣,又想成为一个翻译,周游世界;到了大学,了解计算机后,心底暗暗决定做个程序员;工作了几年后,由于环境和认知的变化,转行做了运营。再往后,可能还会发生变化,这个谁也说不准。
从《影响力》书中「承诺和一致」章节中,我从中好像看到了一丝我们不远改变的端倪。
在我们的文化中,我们非常看重始终如一这种优秀的品性。我们以前表露自己的志向,现在如果改变,会给人一种「言行不一」的感觉。在它的影响下,我们经常会做出一些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来,也就是硬着头皮继续走以前的路。这种要保持一致的驱动力会持续转化成一种杀伤力极强的社会影响力的武器。可能我们自身都没有意识到。
书中还有更多其他的例子,有兴趣可以延伸阅读下。
以下是我的一点思考。
人在成长过程中,按时间维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变化。
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我们属于被动吸收阶段。老师家长教什么,我们就接收什么。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等,都在这个阶段有了自己的判断标准。
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我们作为一个人的自主意识逐渐加强,对于外来的道理,要么认同,要么反抗,认为事物非黑即白,处于极端的思维模式。
第三个阶段。我们读了许多书,见了许多人,经历了许多事,自己的价值观逐渐清晰。对待事物,既能批判性思考,又可以看到好的一面。知道了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东西,没有标准答案,更没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一切只有相对好一点,相对差一点的分别,而我们能做的,就是找到更好的方法,做出更好的选择。
第一个阶段,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时间也差不多。
第二阶段有的人会特别短,这样的人都年少有为。比如李叫兽,上初中时,就懂得一个道理,「任何事物背后必有道理」,于是,遇到问题,他都会通过读书来找到前人总结的理论,加以改进,刻意练习。后来成了百度最年轻的副总裁。
我们大部分人,从第二到第三阶段,需要很长时间。
到了第三阶段的人,按我们常用的语言,就是「成熟」。这类人对职业有清晰的规划,对家庭也能兼顾,往往过着幸福的生活。
也有人,终其一生都未能跨出第二阶段,过的是社会中产阶级的普通生活。
能否随着时间的磨砺来改变自己,是人生一道大的门槛。
还有一个维度,学科维度,也称职业维度。
我们进入社会工作后,一般会固定在一个学科领域,比如程序员,就在技术学科;销售,就是营销学科;作家,文学创作领域。而且身边的朋友,也几乎都是同类型的人。
这样的结果是,我们接触的信息也会局限在当前学科。
条形马老师在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OTA5ODgxOQ==&mid=2650335545&idx=1&sn=c9b47ca7d10dc3d5d830c7da431ff25e&chksm=888bc095bffc498357f6b9ef62e6859240a70573edb35fe32555724f606d1e98416f22b28860&scene=38#wechat_redirect 里讲到,这种现象叫做信息深井。
你说,我们愿意接触其他学科的信息,认识其他学科的人,跳出信息深井吗?当然愿意。
但是,人都是趋利型动物。
如果一个程序员,现在手头有两本书,一本《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一本《穷查理宝典》。第一本可以立竿见影的提高工作成绩,得到即时反馈。另一本短期来说,没什么大用。你觉得他会看哪本?
这里说的程序员是一直在技术领域的人,如果他已经跳出信息深井,那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还有,如果一个微信群里提供相互链接,大家自我介绍。一个是同行业的人,他的能力资源可能对自己有帮助;另一个是其他领域的人,只会增加自己的视野。你说他会加哪个为好友。
当然他可能两个都加,但如果在有限制的情况下(比如微信每天加好友个数),他肯定会加同行业的人。
这样长期来看,大概率上,人们的信息深井会越来越深。
因为不了解,所以不重视;
因为不重视,所以不学习;
因为不学习,所以不了解;
这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查理芒格所说的「多元思维模型」——「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就是在提倡跨学科学习。但有多少人能做到呢?谁会有耐心去学习那些「暂时没用」或者「看起来和自己没有交集」的知识呢?
虽然说,这个时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技能划分也越来越来细,可你仔细观察,就成发现,各个领域的顶尖人才,无不都是通才。他们在多个学科都有一定的认知,这样思考问题的时候,考虑的维度更多,竞争力更强。
远的如爱因斯坦、牛顿,这些伟人的知识涉猎极广,基础学科的数学,物理,形而上的哲学、艺术。专业技能有助于发展事业,业余学科助于修身养性,扩大眼界。
近如乔布斯、张小龙,除了科技领域,生物、艺术、哲学等都帮助他们更好的对产品进行创新。
这是个人人都是超级个体的时代,创新往往发生在不同的学科交叉之间,不同行业降维打击的例子也不少。单单局限于一个领域,并有所成就的人,少之又少。
上面说的时间和学科维度,换个的词来说,就是认知。
愿大家可以颠覆过去的认知,重新构建新的自我。
若你已读到此处,如果有一丝收获,那即是本文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