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一个人躺着卧室里,楼下还不断地向着鞭炮的声音。开学就大二下学期了,但大学好像被我越过越荒唐了。从最初的凌云壮志,到现在的混天度日,大学留在记忆里奋斗的时光真的不多。每天的状态就是带着手机去上课,听课的时间永远是游戏加载的片刻。而做题的目的永远是为了平时的成绩。至于考试,永远都是考试前一周才去想的事情。高中的惊恐来源于对课本上遗漏的知识点,而大学的“欣喜”那就应该是复习是遇到上课飘进耳朵的只言片语。
窗外忽然飘过一阵浓烟,鞭炮引燃了有人堆在路边的枯草干柴。火也不大,而街上放着爆竹的孩子仍在嬉戏着,门前闲谈的大人们也只是看这那火,嘴里应该还接着之前的话题。而只有我在楼上认真地注视着。火苗渐渐变小,火光跳动得莫名地契合着我的心跳。以为可以亮到灼眼,却随着寒风渐渐地熄灭在角落。是呀,自以为是的我们连自己能做什么都不知道。那一天都很失落,晚饭时母亲看出我有点不开心,提议吃了饭出去走走。因为在村镇上,晚上街道有点暗。走到街角,一位白发的老人在熟练的烤着烧烤,碳火的热度把脸灼得格外的红,与食客的谈笑间,老人说了一句,“都是为了生活”。
“都是为了生活”,这句话格外的刺耳,我想我现在的我除了活着,连“生”都没有。我是谁,我可是大学生,未来的天之骄子,而她,只是一个过年都要出来讨生活的老人。悲了起来,我的优越感从何而来,我建立起来强大的自信来源于哪,猛然回头,发现只是空中楼阁,外强中干罢了。心在不安中,熬过了年。
年后,开学了。同学们都开始聊读研了,而我因为挂科,失去了保研的资格,所以只能考。被同学问到是否读研时,我竟一时语塞,一种不甘却无能为力的感觉,心里干瘪瘪的。离考研还有2年的时间和过惯了“闲适”生活的我。也许努力,当时就是一个转身的动作,毕竟时间还那么长。而我的选择没那么肯定,总之先把之前挂了的四级过了,刷题真的很痛苦,而且还是对于我这种懒惯了的人来说。半颓废半心安的刷着题。考完四级就到备考月了,之前的时间都没有怎么学,各学科纷纷地结课,给我们自由支配的时间一下多了起来。心里又开始纠结起来,一边麻痹且快乐,一边折磨但多一丝丝心安。不知是不是那句都是为了生活,还是不再愿去思考未来。选择了和小友们每天都去麦当劳自习,选择麦当劳的原因是可以随意地讨论不会的题,没有在图书馆的那种压抑,而且空调给得很足。就这样过完了我大二的最后一个月。考完试的那天,就匆匆地收拾行李,回家去了。
家里永远比外面来得舒坦,所以不出意外的,我不远万里从学校带回去的十几本书就翻了两页。对了,期末考试的成绩也出来了,除了死记的科目外,其它科目分数还挺耐看的,而且没有挂科。但是“没有挂科”也成了我在家过得这么“心安”的一个帮凶吧。
还有一件事,在宿舍收拾东西的时候,我特意将四级的准考证放进了钱包,准备回去查成绩可是到了查询成绩那天,我竟不敢去掏出那张准考证,以及看着朋友圈刷爆了的成绩,四级,六级。那天我默默将卸载了的背单词软件重新装上,而且我仍没有查成绩,我连查成绩的勇气都没有,心里多难受,应该只有自己才知道吧。后来回到学校,学习委员叫统计报考四六级的人。我不得不查成绩了,我叫了小友在我身边,总感觉自己不敢独自面对。逼到尽头的无奈下,我只能硬撑着,最后证明我过了。看着分数,最多的感受是高兴,可接着就很压抑。想到自己连去查成绩的勇气都没有,那种感觉真的很难受很难受。也许不为分数,我也要为以后查成绩少一丝胆怯去学,为“为了生活”去学,为了心安去学。
再回到学校,就已经是大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