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0后认识自己是最难的
不光是90后,可能大多数人都面临这样的问题。书中一段话是这样讲的:
人生最困难的事情莫过于认识自己。我们需要花点时间和精力来质疑、反思和真正认识我们是谁,而不是成为别人希望的样子。
点醒我们的,可能是一个短视频,可能是一个词,不是非得一篇长篇大论,才能让你看的热血滚滚。
我是一个把生活过糟糕的人,每天熬夜成常态,每天不忍结束这一天的生活,次日却有种负罪感,觉得辜负了这大好时光。
相信很多人有这样的感觉。静下来思考的时候反思自己不知道时间花在哪了,深知自己处在该奋斗的年纪,每天却早睡不了,也就意味着早起不了,记得有人说过,一天中最美妙的时间就在早上。可我们却把晚上过成了早上。
我试着静下心看书,发现每隔几分钟,不超过半小时,都会拿起手机,或者电脑上网看剧,看简书读文章其实就是在看书,但效果显得不那么好,或许是因为没有扎进一个领域中的缘故吧!
这让我很不心安。人对自己自责,没有找到正确的人生路途,可能一年结束时我们又发觉浪费了一年时间,这种负罪感来自你心里想要的那份担当,或者讲你对你的小家,大家庭都有一份责任。
为此,我反复读了麦格尼格尔的《自控力》这本书,正凑巧被简书读书会邀请,成为第一期音频制作者,目前音频已经上架,这让我解决不少当下的困扰:
02)因写作而改变
上午,也许是头脑最清醒的时间,没有着急忙慌要办的事,总是逃避自己不会写、水平低、不敢写等问题,不如静下心写写文,就像我现在,甚至不清楚文章要写的是什么,但敢于开始,感觉已经迈出了一步,不要盲目憧憬什么写作课,高度的自律和每日三五百字的输出,就是你成功的核心力。
有一篇,我把李砍柴给砍柴了,我理解的核心点就是从内心让自己释然,整个人在轻松的状态下,写一写,越要写越思考,越思考越进步,越写越会写。抓住一个小事,把小事情做好,慢慢生活就通往正规之路,越干越好,正是越努力越幸运。不信可以尝试。
昨天和简友聊的时候,我提到,思路捋顺了,写个一千字的文章也就是半个小时,他还给我竖起大拇指,一方面这是我亲自尝试的,现代人的打字速度不慢,不论是手机还是平板或者电脑,下笔还能达到更快;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上学写作文的时候,字数也大概在800-1000,你会给自己留出1个小时的时间写作文吗?更何况那时候用的是笔写,比起电脑打字速度,只会更慢些吧!
自媒体平台写作,其实更多的时间在搜集素材上,而不是写文上,当然这不意味着一篇佳作不需要反复修改。
有时候我们每隔一个周期就会心情烦躁,不美丽的原因就是你短期的成就感不足,烦心事摆脱不了等等,这个时候你总是希望立刻马上充实起来,让自己忙碌,甚至混天黑暗的度过每一天,但能解决问题的往往会自我调节过来,转移注意力的方法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如果愿意静下心写出这些忧虑,文章记录的过程中就会催化你解决问题的能力,写着写着有时候很也能想通。
还想读?请移步:我为何会写作(文/余华)
推荐作品:杂谈||生活坦然,处之淡然
征文比赛:【文宇彩梦】征稿|《20年后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