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是个尴尬的年纪,我就是其中之一。
昨天因为跟小领导意见不合,生了一肚子闷气。回到家想跟老公抱怨几句,结果还没张嘴,他先吐槽上了:都做好了的PPT,临下班让运营经理给改得乱七八糟,还非得今天就要!你说气不气!
“那你今天得加班了?”
“我才不管呢!谁让他不早说,到点下班,有什么是什么!”
别看他嘴上说得潇洒,我十分清楚,他心里是放不下的:这么交差,会不会出问题?
毕竟,我们都已经进入了【不敢失业】的年龄了。
“很难找到如意工作”的背后,隐藏的是焦虑
虽说【不敢失业】,但“很难找到如意的工作”的说法,我并不同意。
这句话的背后,其实是中年人心里的各种怕:
公司新来的年轻人比我能干,又该交房贷车贷了,孩子的提高班该交费了,老爸老妈是不是要体检了……正因为这些怕,才让我们得出“很难再就业”的结论,不敢迈出改变的第一步。
要不,就继续维持现状,不改变好了。
但是,很多人的心里,还有另外一个声音,叫:我不快乐!
⭐ 普通员工想有更大的发展,可眼看着应届生比自己有精力、体力以及宝贵的个人时间。
⭐ 中层管理头顶全部门的指标,下属还各有各的性格,都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团队合作?谈何容易!
⭐ 公司高层每天盯着竞争对手,分析形势,制定战略。至于结果如何?只能听天由命~
没错,在这个多变的时代,无论是一线基层员工,还是年薪百万、千万的高层,心里都会有这两种声音。于是变得焦虑,陷入了所谓的“中年危机”。
那,该如何安放这看似无解的焦虑呢?
5个认知,助你破局
【认知一】人到40,并不是工作机会少了,而是“低门槛”的工作少了。
应届生可以0经验入职,但你不行!不仅没有经验不行,把一年的经验用了十年,也不行。
这才是中年人应聘时的最大阻碍。
要知道,高端人才在什么时候,都是稀缺资源。因此,找到你的核心竞争力,做深做精,不愁没有“如意的工作”。
【认知二】职业变动,是必然。
当初觉得非常正确的决定,时过境迁后,往往会发现“我错了”。
而且,现在觉得不对的东西,还就是当初吸引我们的理由。
比如说,很多同学毕业时,挤破脑袋考公务员,就是因为它稳定轻松。然后到了中年,发现自己早已成了“温水中的青蛙”,原来的稳定变成了毫无竞争力,早早地被时代淘汰。
这时,再不主动改变,还能做些什么呢?
【认知三】答案不会马上出现。
当你终于决定要克服恐惧,重新进行职业规划。却发现离开熟悉的环境,更加茫然:
到底该如何转变?
我能做什么?
从哪里开始?
到哪里去?
一连串的疑问,让你无所适从。
记住,现在的你,不是要在现在的工作和一个更好的工作之间做选择。而是要在已知的未来和更多可能的未来之间做选择。
虽然改变带来了很多模糊不清的画面,但只要一步步探索、发现,你不焦虑的未来会逐渐成型的。
【认知四】让压力代替焦虑
走出舒适圈的你,一定会感到压力。你的生活、工作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也许是更好,也有可能会更糟。无论是哪种,都会伴随着未知带来的压力。
而这种压力,会逼迫你打起精神,寻找出路。也许是创业,也许是重新找一份工作。
每个人的情况各有不同,很难给出统一的答案。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你一定会在压力下行动,去探索,尝试,慢慢地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出路。同时,你的焦虑,也会随着压力的出现,跑得无影无踪了。
【认知五】是先有能力,还是先有机会?
很多中年朋友跟我说,怕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应对再就业。
其实,谁的能力不是在挑战面前锻炼出来的呢?没经过实战的理论,终究只是纸上谈兵。
如果连挑战都没出现,又何谈能力呢?
因此,千万不要去用现在的能力,去设想未来的挑战,从而得出自己不适合变动的结论。
总之,职业变动,就像你从现在的路上离开,转到其他路上的过程。
而这第二条路,起初是不存在的。它需要你一步步探索,慢慢走出来。
具体该怎么探索呢?
首先,问问自己想要什么?
嫌工作安逸的,想要实现个人价值;嫌工资低的,想要更高的发展空间……不管怎样,你要找到促使自己走出来的那个目标。
然后,想想怎么做能最快捷地踏上实现目标的小路。
你也可以找在那条路上的朋友聊一聊,听听他们的经验想法。
最后,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一边尝试,一边总结,不断调整策略。
虽然这个过程,必然会有艰辛、反复、失败,但早晚有一天,你会踏上正轨的。
毕竟,解决焦虑的唯一方法,只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