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土地制度的历史源流
该章作者向我们阐述了中国土地制度的历史演变,现代土地管理制度特点以及历史给我们的启示
土地制度大致演变
西周时期的井田制—秦汉时期的均田制—唐中叶的两税法(以此为标志,国家土地所有制衰弱,土地私有制据支配地位,到宋代,中国已经进入完全的私有制)—辛亥革命的“平均地权”—解放时期的《中国土地法大纲》—现代土地法律体系
现代土地管理制度特点
一,实行土地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两种所有制并存,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土地权利制度
二,耕地保护是土地管理制度的首要目标
三,建立以土地用途管理为核心的土地管理体系
以土地用途管理为核心的土地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四个内容:一是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用地;二是规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地位,作用及审批程序;三是严格限制农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四是明确规定了农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的批准权限,适当集中征地审批权。
四,实行土地集中统一为主的管理体系 (至今,中国形成了对土地的相对统一管理,自上而下监督的土地统一管理模式,但目前农地,林地,草原等仍由相关部门依照相关法律分别管理)
历史启示
一,土地问题事关国家政治和社会稳定
二,处理好土地利益分配关系是社会与稳定发展的重大问题
三,土地管理制度对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
四,人地矛盾是制约我国土地管理制度与经济发展的长期因素
感想
读完本章,发现土地问题历代以来都被统治者关心,对国家社会稳定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个问题感觉永远不会过时,会一直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