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完了《以家人之名》前四集,看的心里痒痒的,忍不住注册了一个号来抒发一下内心的情感。
首先从电视的开端来说,凌霄我觉得是受童年影响很大的一个孩子。从最小的时候开始,自己间接造成了妹妹的死。虽说是个意外,但是他的心里必然是有个很大的阴影在。在那之后他的父母几乎每天吵架,他的妈妈甚至还将他妹妹的死归咎在他的身上。我看着心里真的五味杂陈。因为一个孩子的死受了刺激,然后将错误归咎在另一个孩子身上,难道另一个孩子不是你亲身的孩子吗?在之后她说她生病了,因为对自己的过度自责而心里出现了问题。在我看来,似乎并没有那么多自己的自责,而是对丈夫对儿子的推责。当然,凌爸确实过分以工作为重,忽略了家庭,但是陈婷又何尝没有忽略孩子呢?在我看来,陈婷突然去学校找凌霄是真的不注重孩子的心理和情绪。如果我是凌霄,突然过了十年,在学校里突然见到自己的亲妈。首先不说同学们会怎么说怎么想,我都会觉得很莫名其妙。是真的影响到了我的生活。在高三的时候,谁不是以学习为主,这不是来影响孩子的心情和情绪吗?别人的家长为了孩子高考忍住不离婚,不影响孩子。(不是在这里说为了孩子隐忍的家长有多好,但是说实话确实多多少少会影响孩子心情)。你倒好,反而来添乱。这是真的孩子小的时候不想带,等孩子大了,不用管了,就想要来认孩子了。现实生活中,我也一直听到这样的故事。虽说是亲身父母,但是我觉得就真的是陌生人。如果在童年时期缺失了那么长时间的陪伴,真的不要说什么来弥补了。如果不是被迫离开的话,就请这些大人不要来打扰孩子了。孩子已经习惯了没有你的生活了,你的出现只会影响他的生活。
再说说贺子秋,我真的对这个小孩小时候感到心疼。他那么小就那么懂事,孩子的过分懂事都是因为父母的问题而造成的。小孩子就不该那么懂事,小孩子就该像尖尖那样天真无邪,快乐灿烂。如果家长觉得那么小的孩子懂事是好,那真的该自我反省一下了。还没有看到后面,我不知道为什么子秋的妈妈要抛下她。但我猜无非就是觉得孩子是个拖油瓶,想一个人去找寻更好的生活。这种事情在生活里也很常见了。在火车站旁被丢弃的孩子。。。从她知道李爸喜欢孩子开始,我觉得她就有这个想法了。她在确保子秋会得到照顾之后,就决心离开了。之后听说她会回来,我很好奇她会以一个怎样的身份和姿态来面对子秋和李爸。
再说点别的吧,看了他们三个小时候的生活,让我不禁回忆我的童年。我能记得的事情已经不多了,我多希望能有更多的录影带可以记录下我小时候的样子。凭我脑海中的记忆,我只能记得小时候爸妈吵架,然后我在房间里面哭,然后我还安慰妈妈说我是妈妈永远的小棉袄。还有小时候在小区花园里被狗追着跑的时候那份害怕的感觉。还有就是幼儿园的时候和同学打架被老师骂的场景。其他真的就没有什么了。让我记住的事情,都是会让我留下心里阴影的事情。比如说从那以后我就开始怕狗,一看到狗就躲。童年时期的心理阴影真的会对未来的人生造成难以想象的影响。如果以后我有了孩子,我一定会尽我所能,保护他,让他少留一些不好的回忆,用录像记录下尽可能多的回忆。以前读到过其实所有的回忆都封存在脑子里的一部分区域,如果不受到刺激,他就会永远留在那灰色地带了。毕竟那样小时候对你好的人,你长大以后都不记得了。那是一件多么可惜的事情。可能白眼狼就是这么来的吧。
还有他们学生时期的事情,明月的妈妈和很多妈妈都一样。我初中的时候学习成绩不错,但是早恋。我那时候就有个朋友的妈妈让她不要和我玩,会影响她。我当时就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家长还会干涉孩子的交由自由。我到现在也无法理解。关于早恋,我觉得对学习可能是会有影响的。但是只要不要一心扑在恋爱上,找对了人,是可以帮助提升学习的。我虽然初中四年大部分时间都在早恋,但是我还是考上了上海的市重点。怎么说呢,也不是提倡早恋。就是积极向上的恋爱也没有必要杜绝。扯远了,其实我看了之后想的是,学生时期的生活和体验都那么珍贵那么难得,我们真的要花全部的精力去学习吗?我高中可以说是全身心投入学习,没有像初中那样参加那么多有意思的活动和朋友们做那么多有意思的事情。所以我会想说,这真的值得吗?我觉得我缺失了很大一部分美好而又珍贵的回忆。校园回忆是这辈子都不能再拥有的了。这可能就是高考体制下的弊端吧。
《以家人之名》是一部真实有趣的片子,可以让我开怀大笑,也可以让我哽咽想哭。后续我会继续分享我的观后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