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思考题是回归作文的本源,我们该如何构思一篇文章的框架?又有哪些框架可以参考呢?
假设素材文字是散落在作者面前的一粒粒珍珠,那有心的作者是如何把一个个珠子用线串起来做成漂亮的珍珠项链呢?这个项链给人的感觉不应该只是刻意拼凑起来的珍珠,否则再好的东西也会黯然失色,失去其应有的内涵和价值,毕竟我们都更喜欢整洁美观大气的作品,对不对?
好的文章也是,好文章应该读起来观点鲜明、框架清晰、逻辑严谨,那作为写作者本身,只有掌握了文章框架的设计思路,才有可能把手里的素材文字加工成一篇好文。
总的来说,新媒体文章一般采用如下四种架构:
1. 总分总
这是我们从小学就在用的最熟悉最自然的三段式写作,即开篇点题,提出总观点;中间采用讲故事或案例等方式分别罗列素材及小观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并列方式、递进方式、或者对比方式罗列素材);结尾则又一次总述观点,呼应开头,加深读者的印象。
我这几天交的作业也有意无意都在沿用这种架构,比如昨天交的《持续早期,精进人生》,我先以鲁迅早起为例引出可以改变人生的观点,又从三个角度分别说明早起可以带来的好处,结尾就是发出号召,坚持早起、精进人生。
相信这也是大部分同学都擅长的一种架构,不必赘述。
2. 并列式
又叫清单式结构,即罗列的各个观点相互独立,没有轻重之分,并列为文章的主题服务.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每一部分都可以是一个独立的故事,并蕴含一定的道理。比如,老师举例的文章《培养优秀的孩子,从这三件事做起》 《婚姻里该分摊的不是钱,而是这四件事》,我虽然还没有来得及读具体作品,但也能根据其标题理解作者的思路,是比较符合并列式的。
这种并列式架构对写作小白来说很保险,比较直接,我们通常可以列出主题,然后分头找几个观点来印证主题,论述的时候注意用正反对比的形式,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3. 递进式结构
顾名思义,文章的内容是逐层深入的,抽丝剥茧一样,各部分不再是没有轻重之分的无关体,而是带着思考层层深入。
老师称之为像“剥洋葱”一样,越往后越接近核心,结尾通常是对主题的拔高升华。
显而易见,这种架构的文章需要作者具有非常深厚的基本功和思考力,论证观点的过程要逻辑递进、步步深入,而不是平铺直叙。
这是我目前比较欠缺的。
老师特别建议,在我们平常的练习中,可以先用并列式架构打好基础,有机会再往递进式结构逐步迈进。
4. SQA结构
SQA结构(即situation/情景, question/问题, answer/答案),这是一种很明晰、符合认知过程的架构。
显而易见,这种架构开篇结合具体场景切入话题、提出问题、中间分析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方案,例文《智商情商更重要?你错了,睿智的父母更在意逆商的培养》。
老师特别提醒了,新手采用SQA架构写作应注意,提出的措施要和分析的原因相对应。
分析的原因要具体化,要有深度,避免太空洞,而解决问题的措施也要可操作性强、避免假大空。做到这两点,整体文章带给读者的感觉才会有营养有价值,也就更有阅读量了。
以上就是四种常见的写作结构,你学会了吗?
记住,磨刀不误砍柴工,动笔前,先考虑合理选取架构来组织你手里的素材,竭力为主题服务,相信有一天我们也能写出美丽的爆款文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