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斜杠青年们的批判性文章,痛斥体制内生活是相当潮流的一种。
翻开朋友圈,诸如《你所谓的稳定,不过是自欺欺人》《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才30岁,就过上了60岁的生活》等等,痛斥体制内稳定生活的鸡汤、软文层出不穷,各种花式写法另体制内外的人大跌眼镜。仿佛不走出体制去看外面的生活,就到了混吃等死的边缘。
我没有准备批判这些说法,也不打算添油加醋,只想揭开一个大家都心知肚明却很少正面承认的事实:让我们大篇幅、多角度痛斥的,其实并不是万恶的体制,而是苟活在体制的保护伞下,拿着死工资惶惶不可终日的自己,那个不争气却又不敢向前迈出一步的自己。
1
身在国企,身边有几个“*二代”标签的同事自然是少不了的。这些孩子,因为从小家境不错,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找工作的最后关头,拗不过期盼稳定的父母,踏上了父辈的老路。
曾几何时,在我们这些农村孩子眼里,他们不过是仗着父母才有饭吃的纨绔子弟。然而,总有那么一些人,是我们想不到的优秀。
川音毕业的言午,是个长相和打扮都很中性的女生。年龄比我大,参加工作却比我晚,在她上班的前几年里,不懂音乐的我带着她参加过很多场单位组织的比赛和演出。总有一种预感,有一天,她会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离开。当时还和她约定:要是成了明星,得请我当经纪人。
在众人面前的事业转折,发生在她参加工作七年后,也就是今年前半年。那时,她工作干的出色,文艺搞的也不赖,领导相当器重。按理说也是事业和爱好两不误,没什么不甘心了。
但她辞职了,这并不是偶然,而是她七年的潜心经营。在当好一个工人的同时,花七年策划了这场逃离。
离开后的她,也许会比以前更辛苦、更拼,但她一定是快乐的,也是无憾的,对于在体制内苦熬的那七年。
前些天我们的小城的一家擀面皮店偶遇,进门的时候发现她也来吃这个,我多少还是有点诧异的:“怎么也爱吃这家呀?”我问。
“好吃呀,我经常吃,一会走的时候还要给老妈也带一份。”她说。
“嗯,你现在是不是没上班了。”
“是呀,在西安和朋友合伙开了工作室,这次是回来家里拿点东西。”
“我还一直想着你什么时候才能专心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呢,没想到这么快。”
“对呀,我现在就是在干自己喜欢并且甘愿为之付出的事情。怎么样,有空过去见识见识?”
“没问题呀,我下半年以后可能也会常去西安,到时候联系你哦!”
我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了这些。看得出来,经过这些年的历练,她早已不是那个只知道一心玩音乐的小青年。
她已经集表演、经营、统筹规划为一体,是个相当前景的文艺女青年。
2
我有个堂叔,十多年前从警校毕业进了公安系统,是货真价实的警察叔叔。
十多年了,他每次回家都匆匆忙忙,人被打磨的精瘦精瘦。究其原因,基层的公安干警,不是在办案,就是在办案的路上。特别是在城关派出所的那几年,县城里大大小小的鸡毛蒜皮他都要管一管。
今年年初,他从城关派出所所长升任刑警大队大队长,手下管着四个中队,整天在办公室看新闻、喝茶、接电话协调事情。这绝对是被万众痛斥的体制内“腐败”生活。(这么清闲的工作,是个人都会好么)
但听他说了番话,我也算是有所顿悟:咱们这些农村出来的娃,就是个好抬轿的,别人不敢做、不敢拼的时候,只有我敢上。渐渐地形成了习惯,但凡遇到点事领导都会让我上。这不,习惯着习惯着也就十多年过去了,你可别嘲笑我们体制内的人光知道喝茶看报纸,我现在要是还整天跑的不见人,那县委书记和县长估计也坐不住了。
最近一次见他的时候,中年男人的明显标志之一——小腹隆起的惨状都有了,我调侃他:“锻炼不能松懈呀,你这体力劳动改脑力劳动了,对自己的身体可不能放松。再这样下去,坐实你们这些人无所事事、混吃等死的名,就更有理有据了!”
叔叔作状要敲打我:“这小丫头怎么跟叔说话呢?你们这些小年轻,整天批判体制、冤枉体制,还不是因为自己不争气,有点时间就拿着体制发给你们的钱上网聊天、逛街购物、到处happy,还抱怨体制内的生活死板教条、一眼都能看到60岁。你们怎么不说说自己,那些下班后的时间放在学习和提升上,我就不信有那么多人还会是这个想法。像我们这种穷苦出身的农村娃,想要过上令人羡慕的好日子,只有踏踏实实一步步努力。想一夜暴富,那你去买彩票好了,指不定啥时候中了叔也能跟着占个光!”
3
在早期的认知中,总觉得坐办公室的活儿是最好的,最轻松的。
可能是从小就总听人说:你看那谁,怎么就那么好命,坐着挣了一辈子的钱。
尤其是颇受追捧的财务工作,是很多父母认知中女孩子的首选。
这工作吧,又轻松又高大上。几乎是风刮不着、雨淋不到,假如再能有个一官半职,那就只等着别人拿来单子的时候,大笔一挥即可。那牛X、那神气,简直不能用语言来形容。
因为业务分工调整的关系,我接触财务工作也有几年了。结果是,这工作比让我码字还麻烦。
每一张票据,无论金额大小,都得经过几个人的手审验、校对、查明真伪。
每一笔账,哪怕是几毛几分,必须保证网络系统和纸质原件零误差。虽说会计准则里允许一定范围的误差,但谁能保证其它时候不出幺蛾子,所以没人敢趟这个浑水。
单位有个师傅干了一辈子的财务,坚持原则、秉公处理是她一贯的作风。凡是经她手的东西,必须是符合要求的,否则你交多少次她能退回来多少次。或者干脆就不收,整改通过了才能放在她的待处理文件中。
几十年过去,转眼就到了退休的年龄,她还是一位普通的会计,但在行业内的影响力是连多年的顶头上司都要让她三分的。
有次周末加班被姑娘训:你都是老同志了,凑合凑合就行了,那么认真干什么!
这姑娘本来是好意,结果身为亲妈的师傅不干了:老同志怎么了?老同志就应该混吃等死,责任松懈了?你妈我虽然没什么大的建树,但就是敢摸着良心说自己手里的账从没出过岔子!你们这些年轻人,别动不动就批判体制、批判朝九晚五,最基本的职责准则和进取心都没有,走哪都是一样一样的!
表面上的朝九晚五、混吃等死、一眼到头,其对立面并不是一夜爆富、光芒四射。更多的,是在多年以后,还能摸着良心挺直腰杆。即便那时并没有所谓的成功标志加身,也能不悔无怨,做那个争气的自己。
当然也有很多人,自以为进了体制就抓住了铁饭碗,有了金钟罩、铁布衫,只坐够时间,完成那些不痛不痒的工作即可。这还真是一幅混吃等死不争气的样子,难怪遭自己痛斥也遭别人排挤。若这些人能在完成了规定动作后找点自选动作,给自己一个交代,那即便已经30岁,大概也还看不到60岁的样子。
体制不是一种生活方式,而是人在潜意识里为自己的懒惰找到的借口。关于这一点,我的口头禅是:嫌工作死板教条收入低,那有本事你换个更好的给大家看看?有本事就等实现了再说,没本事就悄悄地!
这不是激将法么?是呀,就是激你,咋滴?
往期人气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