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好回了一次家,因为未婚,大龄,家庭聚餐都吃得像三堂会审,那么今天就来说说这未婚不婚。记得还是夏天的时候,我的蜜,小雅妹子,被父亲催婚,她回应没有合适的,小雅的爹地特经典地来了一句,你看,你在省城,省城那么多男的。听到小雅同学说起这句的时候,我刚入口的恒大冰泉就那样活力四射了。
现如今,国内大龄未婚、不婚的单身男女越来越多。这在很多人看来影响社会和谐,是严重的社会问题,当然刚刚好觉得这个说的也许有点大了,我还是往小了说,且不说别的,就说说,这些年你未婚、不婚的因由。
其一,钱钟书老先生告诉我们,婚姻是一座城,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去。未婚不婚的原因恐婚便是其一,国内不比国外,在国外,结婚是两个人结婚,而国内,结婚是两家人结婚甚或两个家族结婚。已经是辣妈的蜜小妮说,不管你和谁谈恋爱,谈多久,结婚后都一样重新开始一样进入磨合期。曾经有一篇写国人的界限感的问题,刚刚好多少是认同的,这个界限感说明白点是还身边的人自我的空间,换种说法就是不要管的太宽或者什么都管,也不要连隐私都要探的明明白白,这是成人世界的游戏规则。可是一旦进入亲密关系,步入婚姻,这个界限感,便会淡化,然后你会容易被他们以“都是为你好”这样的名义情感勒索。
其二,曾有人说你没忘了以前那个人是因为时间不够久新欢不够好,可是你仔细想想真的是这样吗?有的时候是你不愿意忘记。因为你没有从心里放下,所以不管过多久,时间对你来说也不过是数字而已。当你真的放下过去,你才能启程开始一段新的感情,也才有可能步入婚姻。所以这是不婚未婚的一个理由,对,是理由,不是原因。
其三,心理学会研究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这是很多人没能步入亲密关系的,或者说不婚的重要原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从父母身上最先学到并深刻记忆的事情不是教的,而是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也就是班杜拉理论所说的模仿学习。试想一个女孩子,从小看着父亲对母亲的责备打骂,这样一个父亲她如何能够亲近,人生中应该建立起来的第一次和谐异性关系没有建立起来,她日后如何能比从小感受父母恩爱父亲疼爱的女孩子容易和异性建立亲密关系,又或者坚强一点成长比较好的女孩子,倘若她打算要一个异性进入恋爱关系,首先考虑的大概会是,这个男孩子不要像她爸爸一样就可以。男孩子同样如此。
其四,孟母三迁的故事大概鲜少有人没听过,这是我要说的第四个原因。社会环境的影响一样不可小觑,娱乐新闻每出来一条某某出轨,某某某门事件,就有不少一部分人不相信爱情了,譬如不久前举国关注甚至抢了奥运风头的马蓉出轨事件,在这样的大数据时代,信息传播如此迅速,类似新闻不胜枚举,这样的新闻有的人看多了,会不相信爱情,或者也会感叹,还是自己过吧,还清爽。且不说会这么觉得的人容易被影响容易被暗示。这是大环境,往小了说,一家公司里倘若从高层到基层,劈腿,找第三者的比比皆是,大家都觉得这是普遍现象不值得大惊小怪,那么单身的人要么被同化,要么谁都不愿意找,或者像孟母一样。
也许未婚不婚的人群的中很多人觉得跟结婚比起来一个人更舒服,没有家长里短,没有难搞的婆媳关系。这大概也是不婚未婚的原因之一。单身或者已婚都只是一种生活状态,只要你觉得好就好。
有一天和蜜聊天说起,现在的相亲模式,很多人都是同时相亲好几个,也同时处好几个,然后从其中挑一个,没有或者很少有人一心一意只和某个人相处,最后想要结束时说一句不合适。的确,常常会有人说单着、未婚的理由是没有合适的,可是这个合适的人也许从来都不存在,当你遇见那个愿意彼此付出,也愿意珍惜和接受彼此付出的那个人,便不会生出不合适的理由,也不会愿意再遇见别的任何人,包括前任。
这些年或者这几年,虽然那么多人催,但是你单着、未婚、不婚真正的理由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