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在读书时,都会有阅读速度太慢的困扰。尤其是在需要快速熟悉一本书的内容、从大量书籍资料中删繁就简时,特别需要提高阅读速度。
一、首先我们进行一个简单的阅读测试,回顾一下自己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巧,这些问题只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回答是或者不是。
1.每分钟阅读1000字以上是不可能的。
2. 读慢一些、仔细一些才能更好地理解所读的内容。
3.逐字逐句地阅读有助于理解。
4.默读会使阅读速度减慢,因而应该少用或不用。
5.应努力百分之百地理解所读的内容。
6.应努力百分之百地记住所读的内容。
7.在阅读时,眼睛必须不停地逐行浏览所读的内容。
8.当阅读时漏掉了某些内容,必须回头把它弄清楚之后再往下读。
9.用手指头点着字阅读会降低阅读速度,应该通过训练逐步取消。
10.对于一本很好的或重要的书,应逐页阅读。在没有阅读第22页之前,千万不要去读第23页;在没有完全弄懂开头之前,也一定不要去看结尾。
11.阅读动机如何并不影响眼睛与大脑交流的基本方式,也不会影响阅读速度。
12. 我读书时喜欢记笔记,并且笔记是一行行有序化,摘抄的句子都是整段整段的。
以上观念,对于快速阅读来说,答案都是“不是”。你的回答是什么呢?如果回答“是”,那么很可能会影响你的速读。
二、快速阅读的起源
在我国,快速阅读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
当时的天文学家张衡就有“一览便知”的神奇技能。《后汉书·张衡传》中曾记载“吾虽一览,犹能识之”。同时期的无神论思想家王充“好博学而不守章句 ”,年轻时家贫,买不起书,就到洛阳的各个书店里蹭书看,“尝游洛阳书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精通众流百家之言”,最终写出《论衡》。
东晋诗人陶渊明,也是掌握了快速阅读的本事。他在《五柳先生传》中曾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再说经典著作《红楼梦》中的经典片段,贾宝玉携一本《会真记》在园中读,黛玉接书来瞧,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全部看完,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很快两人便用书中主人公的话对答。宝玉很惊奇。黛玉就笑着说,你说你会“过目成诵”,难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了!宝玉和黛玉看来都是快速阅读的高手。《红楼梦》虽为虚构,但曹雪芹基本都是建立在真实生活基础之上写成,因此曹雪芹应该也是领会过快速阅读的。
国外具备快速阅读能力的人也很多。拿破仑、爱迪生、高尔基、美国总统肯尼迪等,都曾有过快速阅读的神奇传说。
但是在当时,由于社会条件有限,这些快速阅读的能力更多被认为是一种天赋奇才,并没有进行具体研究、形成理论。而真正将快速阅读提到方法论、进行研究和推广的,应该是起源于美国,从飞行员训练对飞机的识别能力开始,许多学者发现了速读的技术基础,也就是眼睛对文字的高速识别能力。
在知识爆炸的今天,许多进行阅读研究和推广的人,也发现了很多能够促进快速阅读的方法和理论。当然,我们想要的快速阅读不仅仅只是速度,而是速度与效率的双重提升。
二、快速阅读的具体方法
快速阅读,其实与阅读动机、阅读范围、速读技巧、读书笔记记录法、读后输出方法等都有关系。
今天由于篇幅,只简单总结几个速读技巧。
1.设定阅读目标
在开始阅读之前,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或者针对书籍提出一个问题,设定目标有助于我们集中注意力,避免受外界干扰和拖拉。比如:30分钟内读完第一章;我读这本书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这本书籍讨论的核心问题和结论是什么的......
2. 停止默读
快速阅读其实提倡的是无声阅读,但是大部分人读书,虽然没有从嘴里发声朗读,但是心里跟读的声音是没有去掉的。传统阅读中,书面的文字对眼睛产生光学刺激后,视觉中枢激发语言中枢的反应,阅读者就在内心进行默读,然后将结果传送到听觉中心,大脑最后通过听觉进行理解记忆。因此,传统的阅读模式,其实是一个自己读给自己听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读书”,而不是“看书”。
快速阅读提倡的是将书籍的文字像“照照片”一个拍照进入大脑,大脑通过处理图像信息进行理解记忆。
传统阅读模式图:眼睛——视觉中枢——语言中枢——听觉中枢——理解记忆
快速阅读模式图:眼睛——视觉中枢——理解记忆
要成为快速阅读者,我们需要练习戒掉心里的那个声音,或者减少它出现的次数,开始用眼睛吸收知识。
2. 指读法
在讲指读法之前,我们要先了解在快速阅读中,两种错误的眼球移动方式:回跳和复读。
复读是指有意识的重复阅读,回跳是无意识完成的。有些阅读者会在注意力稍不集中或者突然发现没有理解时,有意识或不自觉的跳回到前面的内容重复阅读。大多数的复读和回跳其实对于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的意义都不大。
想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训练眼球的移动方法。
其中一种方法就是指读法。
指读法,就是用手指或者笔在书本上辅助阅读的方法。
具体方法是用手指或笔扫过书本中的每一行,眼睛随着手指的扫动阅读。
指
读法的好处就是可以帮助你控制阅读的速度。这个可以在快速阅读初期进行速度培养时使用,后期就可以不用手指啦。这个方法对有些人来说是非常有用的,但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人。
另外呢,如果有的同学实在去不掉声音也是没关系的,只要最大化去掉声读就可以了。
3. 眼球训练
眼球训练的方法有很多,我们这里只介绍一种“之字法”。
在进行横向“之”字形运动的时候,眼球必须聚焦在黑点上,不能脱离,并随着横向的线条迅速移动到另一个黑点,然后再顺着斜向的线条移动到下一行的黑点,使眼球在黑点与黑点之间进行“之”字形移动。
虽然眼球移动的速度很快,但是眼睛扫过的地方,文字已经通过照相的方式刻进了大脑中,可以迅速提取文章的主要内容。
4. 寻找关键词
寻找关键词,也可以算作是扫读法中的一种。
阅读的过程就是一个寻找关键词的过程。站在作者的立场,为什么一篇文章要分成几段去写呢?一定是因为每一段有不同含义和目的的。将主要关键词摘出,基本的意思也就差不多理解了。
三、反思
使用快速阅读之前,一定要问自己两个问题:
1. 你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2. 你为什么要对这本书使用快速阅读的方法?
并非每一本书都可以使用快速阅读的这些技巧和方法,我个人认为快速阅读更适用于个人成长、经管励志、畅销类工具书等,还可以应用在需要快速熟悉大量资料、浏览大量邮件、微信信息、网络搜索内容等情况下使用。
你目前的阅读速度是多少呢?你认为快速阅读更适用于哪些领域?你是否会尝试练习快速阅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