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导师见面让大家满怀期待,但由于缺少事先沟通,导师很茫然,不知道大家的需求,大家也很困惑,导师到底能提供怎样的指导。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交流,问题终于逐步凸显,集团化办学、课程建设、文化建设是不少校长当下面临的困惑。
在长达两个多小时学员与导师的交流互动中,作为此次名校长培训班的理论导师,北京教育学院高级研修中心陈丽教授一直在静静地听。她不急不躁,等着大家都把话说完。当主持人把话语权交给陈教授的时候,时针已经指向了11点。而接下来的半小时,陈教授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与困惑作了简短发言,话虽不多,但字字珠玑,句句入脑入心。
针对集团化办学,陈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提炼出集团化治理体系的八大要点,即理念共识、法人问题、决策机构、行政执行机构、学术机构、共享机制、队伍共享、共性与个性。
谈到现代学校治理体系建设,陈教授认为,现代学校一定要做到民主化管理、扁平化管理、开放性管理、学术性管理和虚拟化管理。陈教授还例举了北大附中的书院制管理和学长制管理,让大家深受启发。
课程建设是我们蜀山人一直在做的事儿。陈教授认为课程建设这件事早做早主动,晚做就被动。关于课程建设层次的定位,陈教授也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她认为国家课程校本化改造属于1.0版本;校本课程的体系化建设属于2.0版本(校本课程可以引进,可以改编,也可以研发);真正3.0版本的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建设。陈教授还谈到北京教委正在进行的“遨游计划”,鼓励学校超越国家课程,打破边界,依照学校的目标建立课程模型。
关于此次名校长培训学习课程的设计,陈教授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她提出要“以终为始”,先聚焦问题,再开展行动改进式学习,最后形成体系化思考。当校长除了要“立德”“立功”,还要善于“立言”,学会总结提炼自己的办学思想。
陈教授的一席话让大家茅塞顿开,原来这就是我们想要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