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吕克·贝松导演的《这个杀手不太冷》,脑中浮现的第一个问题是:
小萝莉Matilda为什么会爱上怪叔叔Leon?
回看韩大爷介绍的小理论“你懂我”,瞬间找到了答案。
因为冷酷杀手Leon懂小萝莉Matilda!
什么叫懂我?
因为Leon在Matilda的关系中,他们的可及性和回应性都是满格的。
可及性
指的是“我知道,需要的时候我便能找到你,而且我也知道,那时你(的支持)也是可以被我获得的”。
Leon第一次搭救Matilda,是在Matilda目睹全家被杀后去敲他的门,尽管作为职业杀手他不应该惹这种事,但是内心的柔情让他开了门。
第二次,是Matilda为了给弟弟报仇血恨,独闯联邦大楼试图杀死缉毒队长。在那枪弹林立的缉毒队长办公室,将Matilda救出。
第三次,则是在被100多名特工包围的家里,Leon不顾个人安危,将Matilda通过下水道将其救出。
可及性的不足,就会让我们无法相信,当有需要的时候,对方有可能会帮助我们。
回应性
而回应性则指的是,对方是否对我们的需求保持敏感。
回应性,被认为是亲密关系维系和发展的关键。当对方的回应性不足时,我们便会觉得对方是不能被自己所触及的,也就不愿意去接近对方。
尽管在开始时,Leon一直试图回避对Matilda的回应,总是装出一幅酷酷的、不可能的样子。可是从他带回那条粉色的裙子透露出他对Matilda 的回应和接纳。
电影镜头下的情感是完美的,而现实却常常很狗血。
国庆期间,朋友S一家来访。饭毕,喝茶,聊天。不经意间,谈话变成了控诉大会。
S妻投诉:“每年去你家过年,我连饭都吃不饱,你懂吗?”
我甚是纳闷,这个年代,居然还有过年吃不饱饭的?!
事情是这样的,朋友S是湖北人,其妻是江南女子,女方父母同他们生活在上海。逢年过节,回男方家理所当然的,十几年来,女方努力满足男方需求。
只是今年的春节,场面有些失控。
一天,男方家请客吃饭,一个100多平方的家里,挤了二十几个客人(S爸爸去年去世,按照当地习俗春节期间要来吊唁纪念)。
S妈妈带着悲伤的心情,竭力招待前来慰问的客人,忙得是头昏眼花。
突然有客人发现半个主人的S妻子儿女都不在饭桌上,便问:
“老婆孩子怎么没来吃饭?”
“不用管,她正因为吃饭问题在房间闹情绪呢。”
此话一出,火药立即被引爆,S妻拉开房门一阵狂吼:
“你们知道吗?这么些年来他家过年,我从来就没吃饱过!”
这一声吼叫,让客人面面相觑,也让S颜面扫地。
其中原委是,尽管已经进入21世纪,男方家依旧尊崇着男尊女卑之习俗。
比如春节走亲访友,男人会被尊为贵客,有专人专座伺候酒肉。而女人,因为之前女人吃饭不上台面,所以一直没有给女人备坐席的习惯。只是准备一桌饭菜,开饭的时候,一群女人孩子,盛了饭,找个空挡夹点菜将就着着吃饱就好。
S妻作为一个江南女子,想和一帮有着九头鸟的湖北佬抢食,干不过她们是意料之事。常常连张凳子都找不着,只能等第一拨吃完一圈再吃。加之湖北那既咸又辣的口味也难合她的胃,只能随便扒两口了事,以致常常半夜饿醒。
女人的委屈不仅仅是那口饭,而是回到老家的男人,完全沉浸在家人团聚的亢奋中,几乎想不起过问妻子孩子是否吃饱。
“你不懂我!”成了两人吵架的导火索。
男人觉得自己一年才回来一次,回归家乡习俗理所当然;女人则认为自己来到一个不熟悉的地方,更加需要男人的照顾。
你懂我!是人际关系中最和谐的状态。
怎样做到彼此的互懂,有两个小建议:
1、作为接受方,我们需要做一个好的倾听者,专注、共情和确认是一个好的倾听者必备素养;
2、作为渴求对方懂你的一方,则需要做一个优秀的信息发出者,把自己的需求明确无误传递给对方,不要让对方来猜。
愿你被Ta所懂,也希望你全力以赴地去懂得Ta。
我是幸容,感谢您的阅读。
无戒365挑战营 第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