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人生有没有天花板?
早上听《逻辑思维》讲杜月笙,青帮大佬,上海大亨,生时叱垞风云上海滩,但终极一生也无法为自己的黑社会身份洗白!哪怕你与国共两党高层关系都不错,哪怕你为抗日做出巨大贡献,哪怕你慈善公益做得好,但你杜月笙别说上海副市长当不了,就是当个小小议员都不行。
身份就是在杜月笙的人生天花板,再怎么努力也无法突破的天花板。
扪心自问,我们的人生有没有天花板呢?
前几天和一个北漂的朋友聊天,她说婆婆身体不好,可能无法再留在北京帮他们照看孩子,婆婆一走,自己如果做全职妈妈,这么多年的职场努力,将会全部功亏一篑,不禁有些悲伤。
我十分理解她的心情,因为我们都是为梦想奋斗的苦逼人。
为了维持生活质量,夫妻双方都身在职场,要赚“面包钱”;
回到家里都想着利用晚上的业余2小时,坚持10年,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
平时都在不断地努力提升自己,见到网上的专题班或手机里的微课,就想抽出专门时间去学习;
都在寻求自己职业发展的最佳路径,都想乘着年轻去闯、去拼、去尝试,哪怕试错,也想多试几次。
但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更何况还有孩子(所幸还没到老人需要照顾的时候),我也尝试过去管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什么番茄法、周计划等等,甚至睡眠周期调整我都试过,不错,很有效果。大部分时间,我都是早上5点多起床,利用孩子睡梦中的时间,去跑步,去读书;每日有工作清单;因为不敢进入深度睡眠,中午只打盹20分钟;下午一杯咖啡再奋战;晚上全身心陪孩子。但是,再努力地利用时间,每天也只有24小时啊!
对于我们,时间和精力不足就是人生的天花板!
从生涯地图可见,大部分人应该在40岁以后开始面临平衡的问题,此时精力下降、健康“报警”、角色增多,需要从工作中拿出时间实现生活的平衡。
但无疑,对于依靠自己奋斗的年轻人,在30岁时,已经面临扮演职场“斗士”、父(母)亲、子女、妻子(丈夫)等多重角色,在职业发展的初期,就不得不悲催地面临平衡的问题。
此时渴望成功,就需要重新认识成功的成本。
成功的成本是什么呢?我想,不是要付出什么,而是要牺牲什么?也就是经济学上的机会成本,确切的说是代价。
具体来说就是:
如果你追求工作取得成绩,获得领导任可,就要放弃上班时间干副业;
如果你既想当作家,靠文字卖才华,又想干生意创事业,那就只能累成狗;
如果你担心长辈带孩子的育儿方法不对,选择自己带,那你就不得不放弃部分读书成长、单位应酬甚至休闲娱乐的时间;
如果你选择请专业保姆照看孩子,那就必须加班加点地去挣“毛爷爷”;
如果夫妻二人都拼命地追求自我提升,那就要降低对家庭的舒适程度、卫生状况的期望值,就会减少对孩子的陪伴。
归根结底还是一个“贪”字,禅宗说人生三毒“贪、慎、痴”,大和尚索达吉堪布说《苦才是人生》。要想减少人生的痛苦,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人生做减法!剔除不必要的或次要的追求,找准方向,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最需要做的事情上。如果不清晰自己想要什么,就需要先弄明白自己的生涯规划。
二是选择即认命!选择意味着放弃,既然已经放弃的东西,就别在心里惦记着,要学会认命。放弃的东西,就像分手之后的初恋,就算你还惦记在心,又能干啥?
认命就是找到那块天花板。
要知道,天花板在那里呢,再用力也捅不破。一位朋友对我棒喝道:别什么都想要!你咋不上天呐!你还真以为自己可以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你当自己是哪吒啊!
一语点醒梦中人!朋友接着问我,记得《非诚勿扰2》里香山的追悼会吗?你想想你到80岁时,自己最得意的三件事是什么?那才是你今生要追求的核心!
以终为始,方知进退。人生苦短,贵在自知。
如果您有幸读到这里,那真是喝了一碗满满的“心灵硫酸”,但现实不正是如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