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 企业战略规划:利用机会和威胁评价现在和未来的环境,用优势和劣势评价企业现状,进而选择和确定企业的总体和长远目标,制定和抉择实现目标的行动方案
-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关注如何通过信息系统来支撑业务流程的运作,进而实现企业的关键业务目标,其重点在于对信息系统远景、组成架构、各部分逻辑关系进行规划
- 信息技术战略规划:通常简称为IT战略规划,是在信息系统规划的基础上,对支撑信息系统运行的硬件、软件、支撑环境等进行具体的规划,它更关心技术层面的问题
- 信息资源规划:在以上规划的基础上,为开展具体的信息化建设项目而进行的数据需求分析、信息资源标准建立、信息资源整合工作
- 系统规划:单个项目的立项分析

阶段
一个企业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可分为下面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以数据处理为核心,围绕职能部门需求
- 企业系统规划法BSP(Business System Planning):自上而下地识别企业目标、企业过程和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自下而上地设计信息系统。重视数据的创建和使用,以数据的创建和使用归类,提供一个信息系统规划,建立CU矩阵(创建使用矩阵)
- 关键成功因素法CSF:重视关键因素,每个企业在某阶段都有关键因素,抓住关键信息
- 战略集合转化法SST:将企业的战略信息(环境、目标等)收集起来,当成一个“信息集合”,并且转换为信息系统的战略信息,全方位的注重企业的战略信息
第二阶段
以企业内部MIS为核心,围绕企业整体需求
- 战略数据规划法SDP:强调建立企业模型和主题数据库(重点和关键是面向业务主题,整个企业面),**数据类基本上是稳定的,而业务和流程是多变的
- 信息工程法IE:第一次提出以工程的方法来建立信息系统,信息工程是面向企业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以数据为中心的开发方法。信息工程方法认为,与企业的信息系统密切相关的三要素是:企业的各种信息、企业的业务过程和企业采用的信息技术。信息工程自上而下地将整个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划分为四个实施阶段,分别是信息规划阶段、业务领域分析阶段、系统设计阶段和系统构建阶段
- 战略栅格法SG:建立一个22的矩阵,每个矩阵元素代表过程对数据类的创建和使用等,栅格即划分矩阵*
第三阶段
综合考虑企业内外环境,以集成为核心,围绕企业战略需求
- 价值链分析法VCA:将所有对企业有影响的信息作为一个个活动,其都有可能对企业造成增值,分析其中对企业增值最大的信息
- 战略一致性模型SAM:保证企业战略和信息系统战略要一致
客户关系管理 CRM
以客户为中心,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加客户忠诚度。CRM是一个集成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它存储了企业现有和潜在客户的信息,并且对这些信息进行自动的处理从而产生更人性化的市场管理策略
要素
CRM涵盖的要素主要有:
- CRM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但是CRM绝不仅仅是某种信息技术的应用,它更是一种以客户为中心的商业策略,CRM注重的是与客户的交流,企业的经营是以客户为中心,而不是传统的以产品或以市场为中心
- CRM在注重提高客户的满意度的同时,一定要把帮助企业提高获取利润的能力作为重要指标
- CRM的实施要求企业对其业务功能进行重新设计,并对工作流程进行重组(BPR),将业务的中心转移到客户,同时要针对不同的客户群里有重点地采取不同的策略
模块
CRM系统的主要模块包括销售自动化、营销自动化、客户服务与支持、商业智能
功能
- 客户服务:CRM的关键内容,对客户提供的服务,可以提供客户忠诚度
- 市场营销:包括商机产生、商机获取和管理、商业活动管理和电话营销等;销售人员与潜在客户的互动行为、将潜在客户发展为真正客户并保持其忠诚度是使企业盈利的核心因素
- 共享的客户资料库:是企业的一种重要信息资源,将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连接起来,也是 CRM 的基础和依托
- 分析能力:CRM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它具有使客户价值最大化的分析能力
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是CRM的支柱性功能
解决方案
一个有效的 CRM 解决方案应该具备以下要素:
- 畅通有效的客户交流渠道(触发中心)
- 对所获信息进行有效分析(挖掘中心)
- CRM必须能与ERP很好的集成
实现过程
- 客户服务与支持,即通过控制服务品质以赢得顾客忠诚度
- 客户群维系,即通过与顾客的交流实现新的销售
- 商机管理,即利用数据库开展销售
供应链管理 SCM
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是在满足服务水平要求的同时,为了使系统成本达到最低而采用的将供应商、制造商、仓库和商店有效地结合成一体来生产商品,有效地控制和管理各种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并把正确数量的商品在正确的时间配送到正确的地点的一套管理方法
- 以客户为中心。SCM追求的目标首先是满足客户的需求;衡量SCM绩效的最重要的指标就是客户满意度
- 集成化管理。SCM的本质在于集成化管理
- 扩展性管理。现代的 SCM 是传统的企业向扩展性企业发展
- 合作管理。SCM非常强度企业之间的合作,打破传统的封闭的经营意识,通过供应链中各个节点企业之间建立起新型的合作关系
- 多层次管理。包括公司战略层次、战术层次和作业层次上的活动,主要目标是通过系统的观点,对多个职能和各个层次的供应商进行整合
节点
供应链节点: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仓库、配送中心、客户
基本内容
SCM包括计划、采购、制造、配送、退货五大基本内容
- 计划:这是SCM的策略部分,企业需要有一个策略来管理所有的资源,以满足客户对产品的需求
- 采购:选择能为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供应商
- 制造:安排生产、测试、打包和准备送货所需的活动,是供应链中测试内容最多的部分
- 配送:即物流
- 退货:即供应链中的问题处理部分
企业应用集成 EAI
可以适用于大多数要实施电子商务的企业,以及企业之间的应用集成
表示集成
即界面集成,是最原始的集成,黑盒集成。将多个信息系统的界面集成在一起,统一入口,为用户提供一个看上去统一,但是由多个系统组成的应用系统的集成,Case:桌面

数据集成
白盒集成,把不同来源、格式、特点性质的数据在逻辑上或者物理上有机的集中,从而为企业提供全面的数据共享,Case:数据仓库

控制集成
黑盒集成,业务逻辑层次的集成,可以借助于远程过程调用或者远程方法调用、面向消息的中间件等技术,将多个应用系统功能进行绑定,使之像一个实时运行的系统一样接受信息输入和产生数据输出,实现多个系统功能的叠加,Case:钉钉

业务流程集成
即过程集成,最彻底的、综合的集成,这种集成超越了数据和系统,由一系列基于标准的、统一数据格式的工作流组成。当进行业务流程集成时,企业必须对各种业务信息的交换进行定义、授权和管理,以便于改进操作、减少成本、提高响应速度,Case:电子购物网站-第三方支付平台-银行-物流等流程集成
应用集成数据交换方式
- 共享数据库:在应用集成时,让多个应用系统通过直接共享数据库的方式,来进行数据交换,实时性强,可以频繁交互,属于同步方式;但是安全性、并发控制、死锁等问题突出
- 消息传递:消息是软件对象之间进行交互和通信时所使用的一种数据结构,可以独立于软件平台而存在,适用于数据量小、但要求频繁、立即、可靠、异步地数据交换场合
- 文件传输:在进行数据交换时,直接将数据文件传送到相应位置,让目标系统直接读取数据,可以一次性传送大量信息,但不适合频繁进行数据传送。适用于数据量大、交换频度小、即时性要求低的情况
企业集成平台
集成平台是支持企业集成的支撑环境,包括硬件、软件、软件工具和系统,通过集成各种企业应用软件形成企业集成系统。由于硬件环境和应用软件的多样性,企业信息系统的功能和环境都非常复杂。基本功能主要包括
- 通信服务
- 信息集成服务
- 应用集成服务
- 二次开发工具
- 平台运行管理工具
企业信息集成分为企业内部的信息集成和外部的信息集成两个方面
企业内部的信息集成
按集成内容,企业内部的信息集成一般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 技术平台的集成:系统底层的系统结构、软件、硬件以及异构网络的特殊需求**首先必须得到集成
- 数据的集成:为了完成应用集成和业务流程集成,需要解决数据和数据库的集成问题。数据集成的目的是实现不同系统的数据交流与共享,是进行其他更进一步集成的基础
- 应用系统的集成: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使得不同应用系统之间能够实现数据和方法的共享
- 业务过程的集成:使得在不同应用系统重的流程能够无缝连接,实现流程的协调运作和流程信息的充分共享
企业外部的信息集成
- 通过门户网站和互联网实现公众、社会团体、社会和客户的互动,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资源的有效交流和集成
- 通过与合作伙伴信息系统的对接,建立动态的企业联盟,发展基于竞争合作机制的虚拟企业,重塑企业的战略模式和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