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两天好好的,怎么突然想起来学“围棋”了?这是有原因的!

其实,我是先学的麻将,后学的围棋。

上个星期,长辈们打麻将三缺一,找我顶上,然后我因不会打麻将被嘲讽,我气啊,于是就找书来学麻将,但这一下,就开启了潘多拉魔盒……我学麻将的时候,不由自主就把围棋、长牌、国际象棋看成和麻将一样的东西,也去学了。

所以我不是单学围棋一个,而是学了标准麻将、四川麻将、四川长牌、国际象棋,还有斗地主高级打法之后,才同步学的“围棋”,我学得可多了哟!多学点我安心。

对比上面几个,围棋是最难的,对其它几个是降维打击!如果你连围棋都下得好,那真没有什么棋牌游戏是玩不好的了。

现在学了围棋,我又想学“魔方”了……怎么又从围棋延伸到魔方了?难道因为它俩都是“实体游戏”,所以我又把这两个看成同类了?所以又想去学了?

从麻将联想到围棋,因为都是棋牌,从围棋联想到魔方,因为都是实体。我控制不住自己,一心想雨露均沾呢。

我脑子说不要沉迷游戏,但身体却很诚实呢!我该靠意志力克服一下,这次练完魔方我就该停止了,可不要又说,还想学欧美桥牌、德州扑克、国际跳棋、日本将棋这些了。

魔方我准备先学公式,熟悉公式之后纯练手速,应该用不了几天,就可以把复原时间压到一分钟以内,然后我真不玩游戏了,克制一下。我怕按这趋势下去,我又立即想玩乐高积木、色块拼图,接着再延伸到台球战术、篮球战术、足球战术……没错,球类运动也是游戏!

看来我还是懂游戏本质的,情不自禁就把以上一大堆事物归为同一类了。游戏的外在形式虽千变万化,但本质不变。

不过,像棋牌游戏之类,跟电子游戏比起来有一个天然优势,就是受众基础广,人人都知道那是个什么东西,也容易理解。所以,想拿这方面的游戏水平去跟人炫耀,是没有门槛的。

比如,你下象棋打到县冠军了,人一听就很牛,但如果你是在某手游“蛋仔派对”的道具赛模式打到了全服第一名,那就几乎没人理解你的成绩是个啥。

魔方也一样,这个游戏全民皆知,有群众基础,你说你能一分钟内还原魔方,就非常直观,一听也很牛气。

原来游戏之间也有性价比啊?哈哈!

我平时极少玩游戏,平均每几个月也就玩几个小时。我不玩,是因为太懂游戏设计。游戏设计师们深谙心理学,游戏本身是一套“心理程序”,就是一系列信号的有序组合,信号刺激大脑产生快乐。游戏中的“有效信息”是很少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不爱玩游戏。

魔方是游戏,围棋也是,它俩只是卸下了美术包装,独剩算法,把算法裸露出来,就显得像高智商了。万物皆有算法,算法分多种,有时间长收益慢的枯燥算法,也有像围棋这种算法,充满即时反馈,并有同场攻防的爽感。也有像魔方这种算法,刺激人萌生把凌乱变为整齐的“整理欲”本能,同样的,俄罗斯方块与连连看也是整理欲的爽感。

但简易算法之中也可包容着天文数字般的可能性,把一个游戏玩深了,要兼顾海量的可能性,这是要考智商的,和学一门技术没两样。

但区别是,某一些技术,对现实生活有助益,能赚到钱,或能涨本事。但游戏这门技术,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隔行如隔山,即使把游戏玩得再好,也未必能把生活干好。与其跟一个纸面程序较劲,还不如玩好“现实人生”这款游戏。我还是挺功利的,太重视一个东西有没有用。

我一边讨厌游戏,一边又想玩出成绩,太矛盾了,两边都对。

从某个特殊角度说,游戏对现实生活还是有帮助的,那就是:它让我转换思维,把现实生活也当成一个游戏来玩。人生如围棋,充满复杂变幻,不可能每一步都完美,你总有失去的,也总有得到的,不纠结一时成败,而要放眼宏观局面。人生如围棋,只有相对的胜利,没有绝对的胜利,到达高阶之后,你走的步子是常人线性思维不可理解的,却又抓住命脉。

每一步走法的效力如何,都处在混沌模糊之中,只能根据自己现有的信息与实力,走出力所能及的每小步,每一步都既有好处也有坏处,选择有限,也看运气。

哎呀这只是一个类比啦!不过从博弈的角度看人生,围棋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参考,因为两者复杂度都同样巨大,都是复合式决策的典范,而且都只有非线性的相对最优解。(我目前是由内心深处某个感受催生了一点类比念头,感受很模糊,也硬想不出更多,后面仍需再深挖一下这个类比,转换我对人生一个底层看法,然后我才有主动性。)

所以还是,人生如游戏,把人生玩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1年10月20日为什么糊涂 回家的路上,晓晓打了个喷嚏,妈妈有点紧张:“怎么了?”却说成了:“怎么办?”说完...
    羊羊羊羊汪阅读 9,521评论 2 14
  • 这是燃爆剧团原创的第010篇文章,全文3411字,图10张,阅读约需8分钟。 “一人一故事剧场”(Playback...
    燃抱剧团阅读 749评论 0 3
  • 突然想到在我小的时候,不太能得到父母真正的关注。五岁的时候才上学,在此之前上了育红班。再回想过来,似乎一年级的记忆...
    析异阅读 69评论 0 5
  • 二狗,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最早也是我进手术室几个钟头之后了。小时候,诚实的好孩子能拿到小红花,我是拿最多的那一个...
    刚刚入学阅读 130评论 0 2
  • 01 序 珠海的盛夏,这里,我们随处走走,如果有地方宽一点,人多的地方,就有大妈们在跳舞,但广场里看不到大叔们的身...
    天山客阅读 1,05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