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宋徽宗赵佶喜欢政和白茶主要是因为宋朝流行斗茶,斗茶获胜的两个标准都和“白”相关。用政和白茶参加斗茶比赛常常获胜。
宋徽宗赵佶为什么会喜欢政和白茶?主要是因为宋朝流行斗茶,斗茶获胜的两个标准都和“白”相关。用政和皇家茶苑偶然发现的白叶茶芽制作的龙凤团茶两个方面都表现优秀,参加斗茶比赛常常获胜,才使宋徽宗非常喜欢政和白茶。
宋徽宗喜欢喝茶、斗茶
宋徽宗赵佶非常喜欢喝茶、斗茶。从他以皇帝之身而写了一本茶学专著《大观茶论》就可以看得出他喜欢茶都喜欢到理论的层次了。
宋朝斗茶之风非常流行,宫廷中流行斗茶,官员、文人甚至和尚之流都常常以斗茶为戏。
宋朝斗茶的胜利标准
宋朝斗茶流行,和当时斗茶的得胜标准明确清晰有很大的关系。
宋朝斗茶胜利标准主要有两个,两个都和“白”字相关:
一个是茶水颜色纯白色最好;
宋朝的茶水和现在流行的泡茶的茶汤完全不同。宋朝斗茶的茶水是把茶研磨成细细的粉末用开水冲调而成,可以这么说,宋朝斗茶的茶水是茶加水只能一次饮用。
现在的茶汤则是用开水冲泡茶叶,茶叶可以反复冲泡,有的好茶有七泡有余香的说法。我们现在泡茶喝茶汤而不吃茶叶。
宋朝斗茶时茶水颜色以纯白为最好,茶水的白色如果偏青色、偏灰色或者偏黄色都说明茶的品质有所欠缺。
茶水色纯白,说明在制茶时蒸的火候恰到好处;
茶水色偏青色,说明制茶时蒸的火候不足;
茶水色偏灰色,说明蒸的火候太老了;
茶水色偏黄色,则是由于制茶饼、采茶青时采制不及时,茶芽太老;
茶水色偏红色,就是烘焙茶饼的时候火候没掌握好,烘过头了。
二是茶沫的颜色也是以纯白为最好;
茶沫的颜色评判标准和茶水大致相同。但茶沫另一个重要评判标准是茶沫维持的时间要越长越好。
茶沫越细小、越均匀,茶沫维持的时间就越长,当时有的好茶制出的茶水茶沫可以维持很久,久聚不散,还有专有的名词称这种现象为“咬盏”。
俗话说,就怕货比货,宋朝斗茶的时候不用各说各好,只要分别把自己的茶点制出来,两碗茶摆在一起,马上就可以对茶沫、茶水的颜色以及茶沫的维持时间一较高下,谁的茶好一目了然。
宋徽宗为什么喜欢政和白茶?
皇帝喜欢茶,全国各地都投其所好上贡各种茶供宋徽宗斗茶。
宋徽宗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福建建州官员郑可简用北苑皇家御茶园偶然发现的变异茶树采摘的白色茶芽创制“龙团胜雪”上贡朝庭。
由于“龙团胜雪”是用变异茶树极其幼嫩的白色茶芽所制,用它点茶制作出的茶水色白如雪,茶沫颜色不但雪白而且经久不散,用这种团茶参加斗茶比赛屡斗屡胜,深得宋徽宗赵佶喜爱。
宋徽宗在他所著的《大观茶论》里不但专门用一个章节来描述政和白茶,而且还把他“政和”的年号赐给“龙团胜雪”茶产地的建州关隶县,把关隶县更名为“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