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感恩节,
早上醒来第一件事情,
就是给我的妈妈留言:
“感恩您赋予我生命,
您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
最善良、最美丽的母亲。”
她真的非常不容易,
独自一人把我拉扯大。
嘴上却常说自己不称职,
没有能够给我温暖和母爱。
其实我是非常幸福的,
拥有着最浓烈的父爱和母爱。
虽然家中那只重要的“猫”,
离开我们已经十年了。
那一年我刚满十五岁。
今天看到一则心理学家的发现:
孩子能否获得成功,80%取决于父亲。
相同一句话,爸爸说出来的时候,
对孩子的影响力是妈妈的50倍。
我很幸运,心目中有一位英雄,
他就是那只“猫”,我最爱的父亲。
在我的成长路上指引着重要方向。
他的沟通语气影响着我的一生。
01. 尊重的语气
在上学时代,
很多孩子都对“竹笋炒肉”并不陌生,
这是父母对孩子的一种教育方式。
我也有经历过,
不过我的父亲只是敲我的“脑袋”,
出现这样的情况,
常常是因为简单的数学作业....
生气的原因可能是我没有认真的动脑筋吧。
不过我很幸运,在我十岁生日的那一年。
“猫”摸着我的头对我说:
“从今天开始起,
你就是一个小大人了,
有了自己的思考能力,
我从此以后都不会再打你了。”
在那一刻,我第一次感受到正式的被尊重。
02. 严肃的语气
记得小升初的那一年,
我们需要参加入学考试,
通过才能够被录取。
当时我和“猫”说:“我想同时报两个。
因为考试时间不重叠,
万一一个没有上,
另一个还有机会。”
可是“猫”非常严肃认真的批评了我,
“不允许同时报两个!”
我问“为什么?”
他说“不能够给自己留后路,
就必须抱有全力以赴的心态,
不能够有侥幸的心理。”
后来我真的一鼓作气考上了学校的重点班。
03. 鼓励的语气
当一个孩子犯了错时,
不要一味地批评责备,
而应帮助他在过失中总结教训,
积累经验,避免下次再犯。
我记得那一年我上初一,
坐在教室的靠窗位置,
我们的班主任当时非常惹人厌,
大家那个时候对她是直呼其名。
当时我也是调皮,看到老师来了,
可是教室里一团糟,一片嘈杂。
当老师从我窗边走过后,
我下意识提醒大家,喊出了她的名字。
“xxx来了!”
结果老师又退回来,揪住我的耳朵。
把我请出去,还狠狠煽了一个耳光。
毫无疑问,下场就是请家长来。
坐在班主任办公室里,
我如坐针毡害怕面对“猫”的到来,
以为他会狠狠的批评我,甚至打我。
过了没有多久,“猫”真的来了。
可是进来以后,
事情的发展并非像预想的那样,
他没有太理会班主任所说,
而是静静的坐在我的对面,
轻轻摸了摸我的头,
让我告知他,事情的发展经过。
我平复下心情叙述,
他平静的坐在那里听着。
最后带我回了家,
让我好好休息睡一觉。
事情至今,我都记得那个画面,
不是像同学的父亲来到学校,
当着老师的面出气去打骂孩子。
也不是像某些家长去和老师争执,
而是真正去聆听我的声音,
从小培养我学习思考问题的能力。
04. 商量的语气
那时候上学,每天早上要6点起床,
尽管是寒冷的冬天,爸爸也会送我。
我至今都永远记得,
他不是义正言辞的催促我快点起床,
而是轻声细语非常温柔的在我耳边,
小声的对我说:“儿子,准备起来了”,
然后五到十分钟分钟之后再过来一次。
他对我向来不是命令的口吻,
要求我去做一件事情,
而是像朋友一样温柔以待。
05. 信任的语气
上初三那年,中考前的第二次质检考试。
其中有一门我近乎交了白卷……
考试结束后,我愣在那里哭了。
害怕的不是面对分数,而是“猫”的责备。
那一天放学,“猫”来接了我。
看到我低着头,就猜到发生了什么。
我非常的自责,更不敢面对他。
原本以为他会说出严厉的话来,
可是他并没有丝毫的批评我,
而是对我说:“一次考试没有关系,
我相信你可以的,下次再来。”
而且回到家中,不许其他人再问这件事。
后来我真的在后来拿到了那门单科第一名。
“猫”的离开距今已经十年了,
那只“老鼠”如今也已经长大成人。
虽然陪伴他的人生短短十五年,
可是他的言语教育以及以身作则,
一直持续影响着他的一生。
最后想对猫说:“你牵挂的孩子长大啦。”
对妈妈说:“您陪我长大,我陪您变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