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职业越来越专业化。教师专业化发展既是一种认识,一个过程,又是一种需要,一个目标。对于一个具有理想的教师而言,成长无止境。
昨天,是我们十三个语文工作室联盟暨省级名师省级骨干教师集中研修活动报到时间,来自全省各地市的省级名师骨干教师纷纷来到南阳。我与海峰、贵荣坐八点半的车,下午四点多到达,多亏杨文普校长与刘明莹老师提前筹备,王长丽老师提前预订宾馆,我们才很快入住。
晚上八点到十点,在我房间召开工作室成员见面会,从省级名师到骨干教师,轮流自我介绍,从大家的介绍来看,思路清晰,语言表达能力强,说到管理特色与教学风格,大家侃侃而谈,说到培训学习,满怀期待。
从中可以看出,省级名师省级骨干与一般教师的区别,除了具有恒定的责任心,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能上课,爱读书,勤写作,会研究,能演讲。
01能上课
能上课,具有生长力。
课堂是一线教师立足之本,站稳讲台让老师有尊严 ,有幸福感,有生长力。大多数省级名师与骨干教师的标配是一个班的班主任、两个班的语文课。不喊苦不叫累,具有责任心,教学成绩突出,班级管理得法,能够做到真实教学,有效教学,智慧管理。发表见解时,观点来自课堂,来自实践,很有底气。
不管课堂怎么改革,不管遵循什么模式,不管如何分层教学,有经验的老师要有思想,有定力,不能随着课改忽左忽右,忽东忽西。课堂上,要上出自己的特色,上出自己的风格。
02爱读书
爱阅读,具有生命力。
一个孩子不读书,是这个孩子的悲哀,一个教师不读书,是这个教师的悲哀,一个师生都不读书的学校,是一座精神的牢狱。教师要当读书的带头人,做读书的种子,自己读书,还要带动学生读书,影响同事读书。
有的教师教学成绩不错,如果不读书完全可以靠吃老本上课,但他的课堂一定没有生命力,没有源头活水的注入,没有思想小溪的浸润。一个骄傲自满,排斥外来信息的老师一定是一个固步自封,固执狭隘的老师。一个老师不生活在未来,他的学生一定生活在过去。
坚持阅读,可以充实自己,提升自己,涵养自己。
03会写作
爱写作,提升思考力 。
我们交流时,陈志萍、高星慧等老师说,她们踏上与学生一起写作的成长之旅。读书是吸纳,写作是倾吐,是总结,是梳理,写作让教师提升思考力,提高班级管理的自信力。
每日简书、教育叙事、教育日记的书写,随时捕捉灵感,随时记录成文,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既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又提高了自己的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等到量变引起质变,你会感谢当初日更的你。
04善研究
善研究,提高教师的研究力。
要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困惑,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推动学校的发展,就要让自己走上研究的道路上来。
柳峰老师关于作文导写与古诗文教学“学用互哺”的研究、名著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胡玉玲老师关于快速作文的研究,王长丽老师关于作文指导的策略研究,王德宽关于农村中学语文教师阅读能力的培养,刘玉玲在班级管理中的爱与细,常星慧研究考纲与考题等等,他们教研结合,教研相长,他们的教学从感性走向理性,客观地认识事物的真相,他们在自己所研究的领域有话语权,他们的观点有依据,有说服力。
日常研究使老师的课堂不至于乏味,而且充满乐趣,日常研究使老师克服了职业倦怠,进入快速成长期。
05会演讲
会做讲座,提升内在影响力。
有了独特的经验,要善于归纳整理,乐于分享交流,阅读教学、习作教学、口语交际、现代文、文言文、班级管理、个人成长、有效教研等某一个方面做得不错,都可以整理出来,形成讲稿,通过做讲座分享。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盛开春满园,做讲座,传播经验,不知不觉使自己具有影响力。
王长丽等老师经常出去做讲座,分享自己在某一方面的经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是一种美好的境界。
分享对自己来说是归纳、是总结、是改进、是展示,对别人来说是触发、是杂糅,是共生,是建构。
虽然在自己的学校在自己的市县做出了一定成绩,但成长无止境,这次学习仍要珍惜机会,怀着空杯心态,虚怀若谷,求知若渴,获得新的收获与感悟,新的思考与启迪,在成长的路上,遇见新的风景,美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