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点,快点!还有十五分钟上课了。”无论早课,中课,还是晚课,我都要催室友快点,因为室友很拖,而我又不愿意自己走这段15分钟的路程。就这样,我们算互相“利用”着,每天结伴同行。她拖,我催她。我不乐意自己走,她陪我。
其实,我完全可以自己去教室,但我不愿意,因为我讨厌一个人走。我不是一个喜欢热闹的人,但我讨厌自己一个人。如果上学的路上只有我一个人,班级里只有我一个人。那无所谓,没人会看到我。但上学的路上总会有很多人,而且他们都是两两三三,如果我自己,那样就会显得我没有朋友。因为我害怕孤单。更确切的说,是害怕别人的眼光,我怕别人会认为我是因为没朋友,才要每天自己去教室,怕别人会认为我是个怪咖,跟室友不团结。但其实我有着可以每天一起八卦,打游戏,分享心事的朋友。
我不会自己去食堂吃饭,即使我讨厌定外卖,如果别人不去,我宁可饿着或啃面包,也不让别人知道我是自己一个人。就好像女生结伴上去厕所一样,如果你这节课你不去,那我就忍着下节课和你一起去。
我们习惯了有人陪着,其实是习惯了别人的眼光。我们不喜欢别人说我们是个奇怪,孤僻的人。于是我们就在这种习惯中失去自我的独处能力。我们去上课要人陪,吃饭要人陪,甚至去个厕所也要人陪。
我们会说我们是独生子女,从小自己长大,所以我们害怕孤单。但我们不得不承认,那是我们的借口,我们就是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因为在意别人的眼光,我们去结交我们不喜欢的朋友,就因为他可以显得你更受欢迎,而不是个孤单的怪人;你本喜欢坐在安静的图书馆里看书,却因为不想被别人说不合群,就去参加根本你去了和没去没什么区别的活动。我们就像被设置了警报器一样,只要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就会触动警报开关。
我们有时自己独处在一个没人的房间,不会觉得孤单,反而觉得更自在。而要是让我们在众多人中看到别人成群结队,虽然我们不介意是自己一个人,但我们会感觉到别人在议论,用同情的语气在心里说:他怎么自己一个人呀!
曾经看过的一篇文章将孤独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在他人的狂欢中迷失自己,第二种是奔波于计,生死疲劳,无人说,无人懂,无人依:第三种是寻找自己,成为世界上最了解自己的人,原谅别人不懂你,一个人默默坚守自己的执着。我们所处的孤单就是第一种吧,在跟随他人的脚步中迷失了自己。而我们要做到的是第三种,至于第二行种可能是真正孤单的人会懂的吧。
我佩服那些在众多人中依然可以跟随自己想法的人,他们可以因为想多背几个单词,就自己早早的去食堂吃饭,去教室背书,想吃自助就自己去吃。完全不怕别人用一种同情的眼光去看待只有一个人的饭桌。
我不是说我们什么事都要自己做,因为每个人都需要朋友。但如果有一件事你非常想做,又恰巧身边没人,就像你饿了又非常想吃肯德基,朋友又都有事,那你就自己去呀。如果你因为怕别人的眼光而选择了吃面包,你心里肯定会后悔的。
我姐姐常跟我讲她们公司有一个她很敬佩的女主管,虽然人已经五十多岁了,但完全来不出来,而且人很优雅,随和。姐姐经常能看到她自己一个人静静的坐在西餐厅里吃饭,喝咖啡。自己逛超市买食材做曲奇饼给大家吃,还会在年假时背上行囊拿着相机独自旅行。她常说: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更能提升自我,发现只有自己才能发觉的美好。她喜欢镜头下的自己,喜欢让路人帮忙拍照。你能说她没朋友吗,一个优雅,能力又强的女人,没有人不喜欢和她交朋友,但她的朋友是全世界。
其实我们不用做什么事都要人陪,因为我们始终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如果每件事都要人陪,那我们干脆生下来的时候就连在一起好了。
初中时,班级里有个同学。她做每件事都有不同的人陪着,上学时有一个陪,放学时有一个人陪,吃饭又有一个人陪。就连每节课一起去厕所的人都不同。但这些人里又有几个是她的真朋友,可能都是在互相“利用”着去寻求自己的安慰感。
有多少女人逛淘宝是为了掩饰不想一个人逛街而被说没朋友;又有多少人因为找不到同伴,接二连三的放弃旅游计划。有些想做的事自己也可以完成,何必非要有人陪。其实自己也可以很快乐,别去管那些说三道四的人,也别在意他们同情的目光,其实我们朋友多着呢,就是想自己不行吗。
后来,我们会发现,谁会没事在路上去注意你是不是一个人。每个人都匆匆忙忙的赶去上课,上班。谁有会在意你是不是一个人吃饭,他们都在享受自己的美食,或和家人朋友团聚。
他们或许更羡慕你,可以洒脱,随性的自己一个人,而他们却做不到。
我们真的害怕孤单吗,有的人是真的怕,每个人多少有一点,这是内在的怕。但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是外在的怕,他们怕的不过是别人的眼光。而不是真正的孤单。
所以,从今天起,享受自己独处的时光吧,自己和自己吃饭,自己和自己走路,和心中的自己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