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你在干嘛?”手机震了一下。
嗡,手机又震了一下,“您收到一张图片”
我坐在窗台前,蓝牙音箱轻轻放着音乐,“遗憾是少年时,爱与暧昧分不清楚,火会熄灭因为风的缘故,思念的旅人今宵酒醒何处”,而我丝毫没有察觉到。
自己回到这个城市已经一年多了,曾经出书的梦想就在眼前、触手可及,此时却发现心中无比的寂寞空虚,可能是再没有什么可以值得开心和期盼的事情了。
手机在一旁不停地震动,“真麻烦,关机去看书。”
我拿起手机按亮屏幕,准备最后看一眼有没有错过什么重要的消息再关机,于是便看到了这张照片,是吴庆宁发来的,后边紧接着一句话,“你还爱她吗?她现在是单身”那张照片是我曾经最想爱到的人。
我马上回复了他,“我不爱不喜欢我的人。”
“你变得越来越好了,你那么勇敢。”吴庆宁回复道。
“其实还想问一下她,我可不可以。”这句话在键盘上反复打上又删去,最后回了他“嗯嗯”。
其实我并不好,一点也不好,只不过这些年会写几行字而已。
吴庆宁是我的小学同学,又是我的初中同学,必须承认的一点是,他比我帅嘴还很甜,而且从小就一直在我身边,这辈子是不可能分开了。吴庆宁是插班生,见他的第一面是个星期一的早上,学校升旗,他被妈妈带到操场上,身穿白色西装,还挺合身的。你能想象到吗?那可是2000年前后。不过,在我们一群“楼比”面前显得格格不入,从那时起我就记住了他,印象很深。
时间太长,记不清我们到底是怎么认识、怎么熟络起来的,总之一直很好,我们一起回他家打游戏聊女生,别以为小学生什么都不知道,懂得可多了,什么谁喜欢谁,谁和谁谈恋爱。
后来,我们一起为上一个好初中努力学习,到处报名考试,见识到了更深的难题,体会到了学习的不易,最后,花钱进了最好的初中。
那时,我们都不知道自己在哪个班里,开学的第一天,我和他相约去看分班结果。于是我们从一班开始看,一班没有,二班没有,三班没有,四班也没有,看到七班还没有看到我俩其中任何一个人的名字,决定转变策略,从十八班看,十八班没有,十七班没有,十六班也没有,直到最后才看到了,我俩竟然被一起分到八班,别提多激动了,这剧情就跟提前安排好似的。
从小学跨越到初中多少还是有点不适应,我的成绩不像吴庆宁,他很好,而我已经是后边的学生了,书本读不好,只能搞些烂七八糟的。上课不听讲,拿出新买了卡带抄歌词,下课唱给同桌听。自习不写作业,在课本上给每个插画人物涂成黑眼圈,总之不干正经事。
也就是在那样一个青春躁动的年代我喜欢上了班里的一个女孩儿,那个女孩儿有很多人追,我只是众多仰慕者中最默默无闻的一个。爱情让男生胆小让女生大胆,在面对从未了解的爱情面前,一切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索性就让它彻彻底底地埋在心里吧。
虽说暗藏心底,但还是做出过一些努力,毕竟还是希望对方能知道。女孩儿是个三好学生,各种活动各种参加,她报名了校庆演出,会利用自习课的时间出去排练,我坐在后排,看不见她的身影就好像失去了中心,一切都变得浮躁和不安。
校庆的前一天是周日,瓢泼大雨,我躺在家里嘴里嘟念着:“真是睡觉的好天气啊!”抻着懒腰静静听着雨声,别提有多美了。那时都还流行挂qq,一天挂够俩小时就可以累加一天,还好我有神器诺基亚手机。
可是qq不停地响,是吴庆宁,“她在学校,你有机会啦,快过来帮忙。”
听到这句话的我就像英语考试及格了一样(从没及格过)兴奋地跳起来骑车赶到教室,只有我们三个人,雨停之后我和她去打扫操场,只怪当时太年轻,只顾着低头干活,但也正是那天我看到了她最美的笑脸和那句“你真好”,而我那么勇敢,冒雨赶来。
或许暗恋的美好之处就在于我对你好却不让你知道,但你心里清楚我付出的远比你知道的多得多。
初中时代没有住宿,大家都是骑车子上下学,而我凭借优秀的演技和车技跟在她的身后,假装离家很近,然后绕一个大大的圈再回家。
“杨菲,你怎么每天都从这边走,你家不是在……”
我冲吴庆宁比划比划手指头,“嘘,不要大声张扬。”
那时虽然偷偷摸摸的,但感觉很好,就像谈恋爱一样美好,心里乐开了花。
冬天下过大雪的马路上积了一层厚厚的冰,我带着“小小梦”晃晃悠悠的走着,突然间女孩猛地从我们身后超过,这下我可着急了,望着她渐行渐远的身影,决定加速追赶。
“小小梦,准好了吗?我要加速了。”
于是还没等“小小梦”回复,我便夹紧屁股身体前倾猛地一蹬,小小梦就从我的后座上狠狠地摔在了泥地里,为此我一直过意不去,直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小小梦”那张又气又无奈的脸。
爱是人的本能,就像咳嗽一样无法遮掩、欲盖弥彰,渐渐地从没有人知道我喜欢她到所有人都知道我喜欢她,大家见了我都会问上一句“怎么没有跟在她的身后”,其实我心里明白,那是一种嘲笑,是一种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
慢慢的我不敢和她对视,不敢走同一条马路,在走廊上遇到时不敢抬头打招呼,我内心的一切秘密都被窥探的一览无余,我就像一条被打捞上来的鱼,开膛破肚无人理睬曝晒在大地上,那感觉很难受。而我只能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学习上,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我前所未有的考进了前几名,老师把我叫进办公室,促膝长谈了一下午,感叹我的进步。但是只有我自己知道这背后真正的意义,我那么勇敢。
随着时间的推移,终于迎来了初中毕业,我的努力也得到了应该得到的东西,我那么勇敢,但毕业典礼那天我还是没有和她说上哪怕一句话,我们就这样分隔在不同的学校。
进入高中我仍然对她念念不忘,我有一个大存储的手机,里面放上整整400张照片(当时的诺基亚已经很好了),全部都是关于她的回忆,我们曾经的短信往来,以及停留在草稿箱里没来得及发出去的信息统统保存着,每个疲惫不堪的夜晚都会拿出来看一看,猜测你两年前说这句话时的意思和表情。
有时她会来我们学校,因为这里有很多初中同学,她只是顺带脚看看我,其实我早早就安奈不住见她的心,但当见到她时还要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也就是从她来的第一次开始,我决定好好学习,成为第一名让她一眼就能看到我,而那之后我也如愿以偿每次都是第一,为了她,我那么勇敢。
高一一天的自习课上,我拿出花了两晚上写给她的诗让语文老师看,我指了指藏在第一行女孩的名字,老师笑了,让我好好学习,也就是从那一天开始,我开启了写诗的道路,一直坚持到现在,写作的水平也越来越高,我那么勇敢,但是她从没有见过那首诗。
高中的学习很累人,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作业和背不完的课文,我把自己关进房间偷偷打开电脑挂上QQ,看到女孩在线,情不自禁和她说了很多话,也糊里糊涂地表白了。
“我喜欢你,从初中开始,我想你知道的。”
她没有回复我。
“我喜欢你的心一直没变过,也将永远不变。”
“对不起。”
看到这三个字的时候,我已经开始啜泣了,拖着颤抖的手在键盘上轻轻敲打着,生怕发出声音,回道,“我为你付出了那么多。”
这句话我一直清晰地记着,我为你付出了那么多,但是我现在想加上一句,是我自己不想让你看见的,哪怕是自我感动。
没错,我把她删除了,所有的联系方式统统毁掉,但诺基亚里的东西我始终没动过,虽然那些都是不可能的证据,但毕竟在我最需要安慰的时候是它给了我力量,就这样高中毕业进入了大学。
大二那年冬天的晚上,我从琴房走在回寝的路上,已经是深夜11点多了,路上的同学很少、寥寥数人。寒风带着刺骨的凉意,我踏着月光下的影子,缓缓走向宿舍。琴房里的音乐声似乎还萦绕在耳边,每一个音符都承载着我对未来的憧憬和对过去的释怀。就在这样的夜晚,我做出了一个决定,一个让我既紧张又期待的决定——我主动加了她的微信。
指尖在屏幕上轻轻跳跃,仿佛每一次点击都是对过往的一次温柔触碰。我的心跳随着“等待验证”四个字的出现而加速,那一刻,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青涩的高中时代,满怀期待却又忐忑不安。
不久,手机屏幕亮起,她通过了验证。简单的“你好”二字,却让我心中泛起了层层涟漪。我们开始了久违的对话,虽然话题琐碎,但每一句都像是久别重逢的老友在分享彼此的生活点滴。
聊着聊着,我不经意间提到了她的近况,心中暗自揣测她是否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她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告诉了我:“其实,我最近谈恋爱了。”这句话如同冬日里的一缕寒风,瞬间吹散了我心中的温暖。我愣住了,那一刻,我仿佛能听见自己心碎的声音。
“恭喜你啊。”我尽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但内心的波澜却难以掩饰。她似乎察觉到了我的异样,沉默片刻后,轻轻地说了一句:“我还以为你永远都不会再理我了。”
这句话,像是一根细针,轻轻刺进了我的心房。我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是啊,我也曾以为,自己能够彻底放下,不再打扰她的生活。但当我真正面对她时,那份深藏心底的情感还是不由自主地涌了上来。
“怎么会呢?”我笑着回答,尽管笑容里带着几分苦涩,“我们都长大了,有了各自的生活和选择。我只是希望你能幸福,无论那幸福是谁给的。”
我们继续聊着,仿佛回到了从前无话不谈的日子。但我知道,一切都已不同。我不再是那个只会默默付出的少年,她也不再是我心中那个遥不可及的梦。我们都在时间的洪流中慢慢成长,学会了如何面对爱情,如何面对不可能。
回到宿舍,我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发呆。脑海中反复回放着那晚的对话,每一个细节都让我感到既真实又虚幻。我意识到,自己虽然早已释怀,但隐隐约约还有一丝不舍。
我拿起手机,看着那个熟悉的头像,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我感谢她曾经出现在我的生命中,让我体验了爱情的甜蜜与苦涩;也感谢她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我们会遇到很多人,也会错过很多人。
于是,我轻轻地按下了手机电源键,让一切归于平静。我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我需要带着这份释然和勇气,继续前行,我那么勇敢。
“喂你在干嘛?”手机震了一下。
嗡,手机又震了一下,“您收到一张图片”
我坐在窗台前,蓝牙音箱轻轻放着音乐,“潇洒是一首诗,饮下寂寞,在夜深处”。
我拿起手机按亮屏幕,看着吴庆宁发来的气泡发呆。
我那么勇敢,敢追逐梦想,一个人在北京,坚持几年写下两本书,完成了在别人眼中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却不能让最爱的人喜欢上自己。
“吴庆宁,你知道吗?我刚刚问过她了,她说今年结婚。”
作者:杨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