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告诉孩子家里不富裕” ——这是奇葩说第七季的一个热门话题。
我从很多年前开始喜欢奇葩说,它首次出现在我视野里的一句宣传文案是“40岁以上人群请在90后陪同下观看”。在我的理解里,它最初定位的受众就是我们90后。
奇葩说走到第七季,话题里越来越多有关职场困扰、亲子教育和婚姻关系,某种程度上,它意味着我们这一代人已经走到了面临诸多此类人生困惑的年纪。
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辩论开始前,场上观众大部分父母选择了「告诉」,而大多数的孩子选择了「不要告诉」。李诞当下就开玩笑地对场上的年轻人们说了一句:你们就喜欢活在梦里是吧?——全场哄笑。我当时就在想,这些观众所做选择的背后意味着什么。
曾经有段时间,微博有个热门话题叫“懂事的孩子有多委屈”。我想,那些选择「不要告诉」的年轻人,可能就是曾在这个话题中感到过强烈共鸣的人。
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大概率感受过一种压迫。在传统的中国家庭里,“因为家庭不富裕,所以你要如何如何”这样的观念输出实在是太多了。金钱上的不富裕带给孩子的痛苦往往并不是物质的匮乏,而是他们别无选择,必须更加懂事——克制欲望,努力学习。但反过来想,假设我们的童年在物质上被充分满足,直到长大才发现父母为自己隐忍负重多年,我们难道不会因此而感到负罪,背上一生也还不尽的恩情吗。
再来看场上父母们的选择,他们大多数选择了告诉孩子,而这可能真的只是因为它是一个最便利的答案、最解脱的答案、甚至是一个最利于驱动孩子的答案。它可以应付生活中绝大多数场景下孩子提出的各式问题和需求,甚至可以进一步对孩子提出期望——你要听话,要争气,不要活得像我们一样。但就像反方说的,当父母将一切归因于「不富裕」,「变富裕」会成为孩子一生最重要的追求,甚至是唯一追求。
贫穷限制人们以为人生成功的唯一路径跟标准,就是变富裕。
席瑞的一个观点是非常残酷的——贫穷会限制一个人的思维。单就这个观点而言,我非常赞成。思维的差异起初不易被人察觉,人们往往是在成长过程中通过与他人比较,才产生这样一种意识觉醒(不排除有些人一辈子也意识不到)。但更加明显的是,经济上的不富裕给人带来的痛苦并不是物质上的匮乏,更多的是一种挫败感和自卑感。《身份的焦虑》一书中写道:
只要不觉得羞辱,人完全可以长期过着艰苦的生活而毫无怨言。
然而富裕又是个相对的概念,就像李诞最后举的那个私人飞机的例子,无论你有多少财富,你永远觉得自己不够富裕。我很喜欢他的态度——他说,我不但要告诉孩子家里现在不富裕,还要告诉他家里永远不会富裕。
财富并不代表占有物的多少,而是拥有多少我们渴望得到的东西。它相对于人们的欲望。任何时候,不管我们占有的财物多么丰富,只要我们还在追求某种我们不可能得到的东西,我们就谈不上富有;相反,如果我们总是满足于我们现时的拥有,不管我们实际占有的东西多么匮乏,我们是富有的。
执中通过引入「关键话题」这个概念,将这个问题带到了更深一个层面探讨——职业、财富、婚姻、生死都是一个家庭的关键话题,也是帮助孩子构建正确世界观的重要组成。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解决方案无疑对父母们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他们需要足够的智慧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
关于“该不该告诉孩子家里不富裕”,我更倾向于站在一个未来的视角去看待这个问题——无论我们这一代在过去是如何被教育长大的,今天我们能一起把这个话题拿出来探讨,相较过去,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想要找到这个问题的最佳处理方式,不能仅仅通过回溯自己的成长去下定结论,因为我们每个人也只经历过一次童年。
我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根本就不在「告诉」与「不告诉」之间。真正影响一个孩子的是父母对「不富裕」这件事的态度。
如果不富裕这件事困扰到你并让你感到自卑羞耻,那么很遗憾,无论说与不说,它多多少少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困扰你的孩子;而如果你有一个平和乐观的心态面对家庭的经济状况,那么你的孩子也绝不会为此而自卑。
到了今天这个年纪,我们已经没有办法要求人生重来,然后让我们的父母重新做一次正确的沟通。但我认为,面对这个问题,开始思考最佳应对方案的我们这一代人,一定有能力慢慢走向更好的沟通。事实上,坦诚面对是我们最好的选择,就像刘教授说的:
梦想一个不被打扰的童年,在今天是一个幻觉。
做一个诚实的人,永远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