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设计一款健身APP”,不如回答“从0-1构建一个产品”的思路方法。
一、选择思维框架(选好策略)
当然0-1一款产品,有2个思维框架。
第一种,是领导者思维。面对市场空白,主动挖掘用户需求,并设计功能。
第二种,是追随者思维。面对的市场已经有了竞品,从竞品中找到已经验证的规律,运动到我们的产品中。
互联网的下半场,很多市场已经存在了相对的巨头。差异性是小公司(追随者)生存的唯一机会。我们的做的一款产品,要在细分领域做到第一,不然细分用户不会使用你的产品。
这里我举一个追随者的例子,网易严选。网易严选是就是电商追随者,在淘宝、天猫、京东的市场下,他们选择的切入点就是性价比高的贴牌产品,并且做的很成功。
健身课程工具领域也有相对的巨头和竞品。比如:KEEP(小白的移动健身教练,3000万用户)、乐刻运动、liking健身、小光猪、健身fit等等。这些产品都是做健身课程工具的,或者说包含健身课程工具的功能。
二、设计这个健身app的目的和意义
首先,互联网健身行业获取用户后,总结了他们的盈利模式:
1、电商
2、可穿戴设备
3、在线健身课程,卖知识
4、做赛事,组织IP
5、O2O,与线下场馆做结合
熊猫攀达的盈利模式,就属于第五种,与线下做结合。我认为做健身课程 功能的 目的,更多的是服务于战略层,就是为了获取用户。健身行业的用户,还远远没有达到天花板。
在这样的条件下,采取行业追随者的方式,补齐产品功能,依靠其他的方式去盈利。
三、竞品分析,得出产品设计的功能需求(kano需求模型)
一、核心功能(基本(必备)型需求):
1、训练,为”被动的用户“——刚进来的用户,推荐课程目标和计划。
做好健身课程工具,帮助用户健身。实际上是做项目管理工具,帮助用户做好项目管理。一、解决思路
项目管理五个步骤,包含:启动、规划、执行、监控、收尾。
从以上5个方面切入,这个课程解决方案,可以参考竞品keep、即刻运动等
1、启动:输入自身信息,智能体侧,选择合适的身材目标。
2、规划:提供健身的计划,健身课程视频、图文等,器械指南等课程。
3、执行:边看录像,边执行,提供执行后的反馈,促进用户的执行。
4、监控:定期提供监控报告、打卡、社群交流等手段,促进执行。
5、收尾:提供阶段奖励,提供下阶段目标。往复循环。
2、课程(发现),采取“分答”的知识在线课堂模式。为”主动搜索“的用户服务,提供运动健身不同场景下的课程。
二、期望型功能需求
1、发现/动态,类似微博、头条。通过社群、信息流的方式增加用户参与度,找到自己的归属,沉淀用户。
三、亮点功能(兴奋(魅力)型需求)
1、照片对比——KEEP通过对比照片,提升用户反馈。
2、成就系统、积分系统、奖励系统,以KEEP为代表的产品,通过设置一系列积分、成就,提升用户反馈,促进用户完成健身。(跑步徽章、骑行徽章等等)
3、同城交友,基于位置,做打卡训练。
四、找到熊猫攀达的切入点
互联网下半场,一款好产品,一定有这三个特点。
1、极简,一句话,不用说就知道你是干嘛的。
2、差异性,有差异才能生存。
3、自增长,产品形态能符合趋势,用户能带来增长的。
极简
1、首先健身课程还是要做好核心功能——训练、课程这两个模块
2、细分领域做到第一很重要,运动有很多种类,比如:跑步、单车、器械、瑜伽等等。
目前做好器械健身最好,能与熊猫攀达线下做结合,而其他的品类健身可以脱离健身房。拼其他的课程健身,并没有优势。独立品类(跑步、单车)的产品更多,像乐跑、马拉松APP等等
2、再通过运营方式搜集用户需求,验证需求,而不是照抄竞品。
差异性
产品除了提供“课程训练管理”功能以外,差异性体现在:
1、与智能器械的交互上:记录器械数据、力量、单车速度等数据
2、智能管理服务:提供扫码开门、扫码开器械等功能。
3、O2O服务:线下课程预约、私教、课程续费等功能。
4、提供附近(本地)自营或者合作门店。
自增长
1、以增长为目标的产品优化
2、明确关键数据、增长的核心数据是什么。这个需要讨论,目前解决不好回答。
以上是我对熊猫攀达,从0-1设计一款健身课程工具app的思考,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