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智君
原创作品,转载需要作者授权
非虚构的人物事迹类稿件应用非常广泛,除了报刊、广播电视、新媒体采用之外,许多单位也急需这样的稿件,因此各位写手一定要掌握它的写作方法。
总的来说,这类稿件有两种写作方法:一是按时间顺序写,这个顾名思义,但是必须要写实事,切莫“套话和喊口号”;二是打破时间顺序,按照实事类别归类写(比如廉政的事归一块,爱心的事归一块,勤俭节约的事归一块等)。
本文属于后者写法,希望文友细心揣摩。
(四)
1989年11月20日,这天正赶上刘建民老父亲过生日。他母亲去世得早,父亲拉扯他们哥五个风风雨雨倍尝艰辛。
该乐呵呵地为父亲祝寿啊。在辽宁工作的另一个弟弟特意回来,一家人围着一桌酒菜,都想多敬老人几杯。
刘建民是个孝子,这个时候却不在桌前。他帮村民张学绪打场去了。直到晚上7点多才满身尘土地进家门。
刚吃几口饭,村里张学法进屋来了:“刘村长,现在全村就剩我家场没打了,你看……”
张学法愧疚地耷拉着脑袋。因为在20多天前,他因不交电费,刘建民去催要,他借着酒劲儿不仅骂了刘建民,还撇大头鞋把刘建民的脑袋打了个大包。
张学法暗想,这次求刘建民打场,恐怕要碰一鼻子灰。想不到刘建民一口答应:“好,我今晚连夜给你打场。”
夜里,农民有的已钻进了暖烘烘的被窝,有的在看电视。只有刘建民的小四轮开着车灯在场院内忙碌着。
谁能料想,打全村这最后一铺场,竟是刘建民为村民作出的最后奉献。由于天黑,场铺得不平,黄豆拖翻了小四轮。刘建民被压在车下,方向盘紧紧抵着他的胸部……
当人们赶来,抱起血泊中的刘建民,拼命呼喊,却再也没有得到回应。
冬夜里的寒风,凄凉地掠过枯黄的蒿草,撕扯着人们的心。小村因这突来的噩耗发出巨大的悲恸。
两间停放刘建民遗体的草房,里里外外,挤满了村民。抱着孩子的妇女走来了,柱着拐棍的老人一步一挪地来了……
一位双目失肯的五保户老人,颤颤地探摸刘建民的遗体:“过冬的柴禾、粮食你都给准备好了,你咋走了呢?村长……”
一个刘建民曾帮助过的村民泪如泉涌,从怀里掏出一个酒壶,点燃一支烟放在刘建民旁边,哽咽着说:“村长啊,这些年你没少帮我,可是没吃过我家一顿饭……你能喝我一口酒,抽我一支烟吗?”
连日来,有许多村民吃饭难咽、夜里难眠。刘建民的小四轮放在院子里,许多人绕着它走,看见它就忍不住要流泪。
刘建民离去的第7天,是民间习俗为逝去亲人祭奠的日子。在他骨灰的深葬地,五六十名村民比他的亲属来得还早,人们扒开积雪,抠冻土垒起一个大坟包。他们要借助这黑土块,托起沉重的哀思。
村民杨春每天清早起来,就朝着刘建民安葬的东南方向久久张望。
村民杨臣杀猪后,怀念起刘建民。他把猪肉切成碎块,装在碗里,放在村口通向东南方的路上,低声说:“建民,我杀猪了,多想让你吃一口猪肉啊!”
村民们缅怀刘建民。在他们心中,建民是小村里一座神圣的丰碑。
黑土地,不会忘记这座丰碑!
注明:此稿刊发在1990年4月16日《人民日报》第四版,发表时有删减,原题目为《啦咕河记住他》。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将此文选人培训新闻工作者教材。
剧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