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4 还不是因为。。。钱。。。

前一阵发现,怎么穿,腿都冷,于是决定买一件长长的到脚面的羽绒服。没怎么挑选,就在第一页选了个大红色的长款羽绒服下单了。收到后,果然很暖和,腿顿时不冷了,骑车还不行。

我想了很久,为什么一直没想过买?以前几年我又是怎么过来的?

看看自己的上一件羽绒服,还是在原来公司的时候买的,而我辞职,是十年前的事情了啊。也就是说,我十年没给自己添过冬季大型衣裳了。联想到,我有几年夏天去海边度假,一直就那么三四套裙子,穿了好几年,拍照都没兴趣了。我可以为此自豪,今天却也有些悲哀,想分析一下自己,为什么。为什么衣服买好了还要想这么久。

跳出脑海的第一个理由,就是,我有衣服啊,去年的还能穿,家里又没地方放。“有衣服穿”,是老公给我洗脑的,他一直说,你一年不买衣服,肯定都能过的。“家里没地方”那可是真的。买任何东西,如果是占地方的,那一定要三思再三思,在家里要比划要用尺子量,才敢小心翼翼买个东西回来。可是,无形的东西,钱不要付的太快哦,现在牢牢占据我充值排行榜的应该就是娃的辅导课,我的健身课,各种美容美发卡,app上的课,等等。

前两天看第6季奇葩说的时候,刚好看到辩题,精致穷,要不要?两方说的我都无感。后来自嘲,因为我既不精致,也不穷。因为对审美没什么概念,对大牌也无感,所以让人精致穷的花钱,都对我造不成压力。曾经,去年回南京的时候,一个朋友晦涩的问过我:如果当初我在的外贸公司里的小姑娘都在用名牌的包包,我会去买一个吗?我还是觉得不会。可能自视清高,可能无人排挤,谢谢当初那个纯洁的环境,没有被人看不起。也谢谢当年的男朋友,最早用的化妆品就是他送的兰蔻,我以为大家用的都是兰蔻。很多年以后,才知道这是一线品牌。

可能不缺,从小大家一样穷,没有所谓的心理的洞,所以长大以后,也不需要什么来填补。

我们去日本玩的时候,都不知道买什么,因为想想啥也不缺啊。朋友让带什么,就自己凑上去看看,同行人买什么,就赶紧打算一下我们要不要买。朋友说我们好亏啊,连个机票钱都赚不回来。我却嗅到一丝幸福的味道:只有什么都不缺的人,才能如此笃定啊。(我怎么写写变成凡尔赛体了。我是打算来反思的啊!)类似的还有双十一双十二,找不到要买的东西,急死了。

来来来,反思的第一句是:我是不是觉得自己不挣钱了,所以也不敢花钱了?

可是在我写完上面一大段以后,我自己已经否认这一点了,我不花钱,真的因为是家里不够大,衣橱不够大,我依然是个节约的人,不是觉得自己不配。没有买冬装、买夏裙,可能仅仅是因为没想到。毕竟,无形的课程贵的多,比实体的衣服,真的贵上百倍。所以不是钱的问题。

第二种是不配,可能不是说钱没有,而是我这个人不配得的意思。一边写,一边想,我有吗?我有点不确定。这要怎么样分析呢?当我想买漂亮衣服时,是什么阻挡了我?在实体店逛的时候,有一次是看到了一条漂亮的裙子,一看标价7000多,算了。这明显是钱。网络上的衣服,没有买不起的情况,为什么我也没下单呢?回想一下场景,我担心那些衣裙实际上没有那么好看。嗯,不是我不配得,是担心ta不配我。。。。

突然意识到第三种情况,就是刚工作不久的我,消费观是被当时的男朋友建立的。他是一个名牌爱好者,他觉得大牌真的好用。一个绅士,总是很爱惜他高档的也许有点旧的东西。啊这就是当初他送我的就是兰蔻的口红、给我买伦敦雾的风衣、带我去买ports的衣裙的原因吧。确实,当初的我,宝姿的衣服,2号拿来就穿,超级合身。有次我穿了正装的一件宝姿裙去上班,另一位女同事穿的是盗版宝姿裙,明显她的料子就是裁歪了的,很不好看,也不服帖。总之一句话,花钱买好的东西,然后能够好好的用好久!这导致我,会觉得自己买的东西都是相对来说比较好的,值得用好多年。我买东西的时候,从来都不喜欢别人推销的话是:这个便宜,随便穿一年就可以了呀。我家阿姨就是常说,你这个价格我可以买十件新的来穿了。她们的认知,买新的才叫好。

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不缺钱。因为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偶尔来自身边朋友的反馈,比如虽然我不追新款ipone,但是电子产品说买就买了,手环掉了3个了,阅读器也3个了,想要ipad的时候一下就买了俩,省得跟娃抢。最近看一个姐妹群里说sisley多好多好,我看了眼台面存在了几乎15年的全线sisley产品,不由感叹一句,天生丽质也是靠钱打理的。

(好想找个心理分析师帮我分析一下啊)

今天是一篇自嗨文,从没想过,自己一点鸡零狗碎的想法,还能掰扯出这么多字来,写了快两个小时了,我真棒!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