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是李克富老师第四次给我们上课,这堂课讲的内容很多,虽然老师说需要掌握的并不多,可我觉得老师课上的内容都很重要,对我来说每句话都是精华,这可都是老师多年来摸索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指导会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由于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感觉时间越来越不够用了。怎样才能将老师的这些经验之谈好好理解并能学以致用呢?
正发愁之时,我读了老师在一次性心理咨询(SST)经验谈第一条“强烈的时间观念”,李老师把求助者每次咨询都看做是唯一一次机会,他将每次咨询时间定为50分钟,在访谈的15分钟内必须确定本次的咨询目标。在咨询至45分左右时,就会提醒求助者很快就到时间了。
我是在反复想过“假若只能活三天了,我会利用这生命的最后三天做些什么”这一问题后,用自己的感悟去面对“假若来访者只给我一次机会,我该提供怎样的帮助、如何帮助”这一问题的。
李老师这“强烈的时间观念”对我启发很大。培根说过“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歌德也说过“只要我们能善用时间就永远不愁时间不够用。”针对平时除了上班外还有很多锁碎的事要做的我们,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跟着老师多学点心理学知识显得特别重要。所以我开始试着管理自己的时间,定好目标。具体做法:我将自己的时间分为工作时间、休息时间、学习时间,并把每天准备要做的事情分出轻重缓急。工作时间无可避免,休息时间不可缺少,因劳逸结合也很重要。只有学习时间我才能开始学习,其间如果有重要的事情,很急的突发事件,需要我亲自去做的就先做,剩下的只要别人能帮着干的尽量让别人去解决,这样就减少了无关的琐事对我时间的消耗,大大增加了自己的学习时间,使自己每天看书学习的时间就相对多了,再将自己要学的东西有计划按顺序排列出来,有目标地逐个完成,让自己的时间更有目的性。如此就觉得学习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李老师说过“一个人要过有效率的生活,怎样才算有效率?实现了目标就是有效率,效率最终体现在时间上,因此目标管理就是时间管理。最高的效率就是按部就班。”从现在开始,我要在学习上,生活上按部就班,过上有效率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