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在简书日更45篇
庄子说:“独来独往,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独来独往的人对内心世界的兴趣更大,更喜欢安静和独处。而独处,是一个人开始内求的表现。
净觉法师在《忧与喜》中写道:一忧一喜皆心火,一荣一枯皆眼尘;静心看透炎凉事,千古不做梦里人。
只有独处的时光,才能拨云见日,看清楚光怪陆离的世界,看清自己的内心。
王维年少有成,身处繁华乡,身陷热闹场,却像一名来自远方的异客,尝试着与嘈杂的世界融合。然而,在狂欢的世界中,他品尝的却是孤单。
直到他独自坐在幽林中,一边弹琴一边高歌时,才发现独来独往的美好。“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当世界安静下来,与明月为伴,他听到了自己内心的声音。
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他们已经不需要从周围的人那里获得认同感,他们更需要的是自己对自己的认同,所以他们不再外求,而是去内求。
从此,他爱上了独来独往的滋味,即便身处人烟之地,心也在幽幽深山。才有了他“行到水穷处”,还能“坐看云起时”的超脱世俗。孤独,成为他一个人的狂欢。
《百年孤独》里有一句话:“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
人与人的联系越是方便,我们独处的时间就越来越少,反而越是需要陪伴,越发感到孤单。
越是孤单,与人相处的愿望就越强,如此恶性循环,最终在热闹的狂欢中失去自我。
帕斯尔卡曾说:“几乎我们所有的痛苦,都是来自我们不善于在房间里独处。”
独处是为了留给自己更多的时间。
与人交往久了,往往会感到疲倦,毕竟每个人前进的步调有所不同。
我们需要充足的独处时间,平复与人交往的疲惫,恢复耗费的精力,调整自己前进的步伐。
独来独往不代表着孤单,让我们心平气和地和自己对话,看清生命本质后,更加热爱和享受生命。
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只有熬得住孤独,方能等到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