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指月轩主
春天的太姥山,在一片鸟语花香中醒来,清晨的阳光含着清爽与金色,树叶都闪亮亮的。
胤璜仍旧从东海带吃的过来,几天下来,大家都认可了这位看起来蛮不讲理的东海二太子,在桀骜不驯的外表下,他其实是个很体贴的暖男。

大家一边吃早餐一边说采茶的事儿。新的茶芽也长出来,没有银针芽那般肥壮,细长披毫。小娥准备今日采摘一芽两叶的鲜叶,制作另一个新的品种,物尽所用。
贾某夫妇去山下太姥镇送做好的茶叶,小娥小蛮与羽灵、吴氏到茶园采茶,春茵与玄宝宝胤珏三人告别大家,出发去舟山,山上只剩下胤璜,他打算勘测东边邻海的空地,着手建设山庄。众人与春茵告别,胤璜对春茵说:“师父且放心去,有我照顾茶山。”
小娥说:“没你还更省事。”胤璜也不生气,胤珏说:“表哥与两位姐姐忙完,也来找我们吧。”
春茵说:“二师姐制作的黄茶天下一绝,仙山上有许多神奇之物,你们忙完也过来吧!”大家告别不提。
三人驾云向西南方向,行了一个多时辰,前方出现一座白云缭绕的巍峨高山,层层叠叠的松林在云中忽隐忽现,整座大山看起来像在云中飘浮,正是大千世界外的舟山,太和仙子刘云婷的仙山洞府。

茶科六位仙尊,清绝仙子夏春茵与太和仙子刘云婷的仙府设在大千世界之外,四位师兄的仙山皆在大千世界里。春茵是爱清净,云婷不仅爱清净,还有对世俗的若即若离。
太和仙子刘云婷是汉室公主出家修道,身份尊贵,当年皇家为她修建了道观,派专人服侍,她却遣散了服侍之人,将道观用来安置德高望重和年迈体弱的女冠,自己结庐在蒙山甘露峰清修,在那里开辟茶园,制作的蒙顶甘露名动天下,每年除了自用就只贡皇家。她修道有得,人仙大成,被神农度为天仙,成为茶科的第二位弟子。
远远的就见刘云婷几人站在云端迎接,几人见礼,一同降落在巍峨的大殿前,殿额上写“宝成殿”,众多门人已在此等候,殿中备下了宴席:两丈长五尺宽的紫檀木矮桌,隐隐发出檀香,四周软塌上摆放着造型奇异的竹编座倚,柔软的丝制靠垫上绣着绚烂的山水人物刺绣,是这素雅中低调的奢华。檀木桌上摆放着茶酒和精美的点心,器物皆用青白瓷器。中间摆放几处瓶花,卓绝清雅,其中一瓶金红茶花特别鲜艳。
清绝仙子夏春茵坐于刘云婷的左首,对面是洞庭君山的芷兰仙子,胤珏在兰芝仙子右手,玄宝宝在春茵右手,而坐在他身边的,正是他朝思暮想的小钥儿。
小钥儿一身红衣,男儿装束,头戴丹凤朝阳冠,腰系七彩云霞绦,凤目斜飞,流彩四溢。一张樱桃小嘴,未语先带笑,无情似有情;螓首璁琼玉颈,墨云纷绕鬓,顾盼频生辉。其声如金磬,语若点金,在一众仙人中特别的醒目。
胤玨信守对玄宝宝的承诺,对她不看不言,玄宝宝从第一眼到现在,眼光黏在她身上,众人在他眼里早已不存在。
玄宝宝一见到小钥儿,二话不说就从怀中掏出那颗殷红的鸽子蛋,小钥儿果然很喜欢,她对玄宝宝甜甜的眯起眼睛,把玄宝宝迷的颠三倒四,百花露也忘了拿出来。
刘云婷身材娇小,平时多做女真装束,今曰却穿了白锦做的衣裳,白色暗纹绚美旖旎,乌黑的长发用白玉簪住,整齐的披在身后。柳眉如剪,杏目分明,悬鼻丹唇,二十五六岁的模样,浑身上下并无其它的饰物,只在右手无名指带一个浓绿翡翠套指,将第三指节刚好裹起,幽幽的发出光芒,一看就是一件稀世宝物。她端起青瓷酒杯说道:“小师妹远道而来,这杯酒敬先你们三位。”
众人纷纷举杯,只觉那酒甘绵香淳,比起百花酿别有滋味。 胤珏赞到:“好酒!既有米酒的酸甜,又有茶叶滋味,还带些竹子的清香。”
刘云婷说:“师侄聪慧,酿酒的米先在在青竹中存放一个月,沾染了竹子的清香。”
玄宝宝忽然想起还有一瓶百花酿要送小钥儿,忙拿出来说:“我还带了一瓶百花酿给你。”
刘云婷的弟子甘露童子坐在小钥儿身旁,道童打扮,看起来像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生得清秀俊郎。他自小与小钥儿一起长大,一向喜欢小钥儿,对玄宝宝的殷勤很是不屑,在他看来,小钥儿就是天鹅,玄宝宝这只黑不溜秋的老乌龟,就是一只癞蛤蟆。
看着小钥儿开开心心的收下花露,他心中暗想: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也不拿镜子照照自己!
玄宝宝拿余光扫了一眼甘露童子,面无表情。
春茵说:“二师姐,我在太姥山做的太姥银针,与浮玉山的有些不同,请师姐品评。”说罢拿出一只玉匣,递给刘云婷。
太和门下的弟子们都很好奇,银针仙茶非比寻常,只有门中出类拔萃的弟子才能享用,席间众位弟子中,只有大师姐兰芷曾有过这个殊荣。
刘云婷打开玉匣,见片片银针状若积雪,不由得赞叹,说道:“用凡间山水种出的茶制作仙茶,小师妹的功夫是精进了。”
她伸出右手,手中出现一方羊脂玉带皮雕牡丹的茶则,和一支羊脂玉雕芍药的茶针,茶则置于桌上,从白玉茶盒中取出五六片茶叶,茶在羊脂白玉和紫檀木的映衬下格外粹灿。
懂茶之人,观茶之形色,大体知其内质。世间人把茶之形色看得过重,一些不良商家也跟风炒作,毕竞懂得内质难,看其形色易。制茶人喜忧参半:喜在茶质一般时可以偏重于形色,再刻意提高香气,就能忽悠着卖出好价钱,形色内质皆优的茶价贵似黄金。看起来茶价走高,却不知是滥竽充数,整体品质走低,商人虽然获利,而有真知灼见者忧矣!
有些世间茶事,仿佛集市上挑菜一般,手拈鼻嗅的,岂不知别人肯拿出茶来分享,已经有许多情义在里面,怎么由得你挑拣?最低俗的品茶聚会,最乐于比较价格与形色高低,将雅事变成俗事,最是煞风景。
茶事雅俗于此,品的茶、用的器与众不同,固然可以赏心悦目,然而能不能放下名利追逐,以一片初心享用一盏清茗,在碌碌红尘中拥有片刻的宁静,才是重点。人间有瓯拙壶粗、茶苦水涩而悠哉乐哉之人,也有金杯玉盏、茶比金贵而愁眉苦脸之人,道理大体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