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十八岁到二十二岁的岁月里,我一直活在“我知道自己不该这样子但就是不知道我该怎样活”的迷茫里。
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女生,在宿舍和教室之间独来独往,喜欢吃综合楼一层的麻辣拌,喜欢读阿加莎•克里斯蒂,喜欢看gossip girl,喜欢定闹钟去qq农场偷菜,喜欢看美女发胖,喜欢静止不动,我逃掉很多课,只为看宿舍的天花板,想的不是人生和宇宙,想的是过一会儿走500米去校外吃寿司,还是退而求其次去吃100米外的煎饼果子。
在那之前,我一直以为人生是生产成绩单的流水线,高考则是它的终点,当我以一本的成绩跳下传送带,自认为身上被贴上“优等产品”的标签,但我哪里知道,这样的产品若没有多元的渠道和销售人员的伶牙俐齿,几年后也是会被蒙上灰尘的。
大学里扑面而来的自由让我失去了斗志:我既没有兴趣到学生会谋一席职位,又不想跟在老师后面做谄媚的跟班,我失去了在考试中争第一的兴趣,又不想周末坐一个小时的巴士到市区做家教,我没有同寝女生半夜打手电筒背单词发誓要拿下奖学金的韧劲儿,又没有同班同学考日语二级商务英语等等一系列证书的执着。
我只是潜意识里瞧不上那种成绩至上的功利主义,又觉得自己不能当个天天躺着的废柴。于是我染了一头金黄色的头发,我认为它至少释放了我一部分叛逆的天性。
那四年时间大概都是这样度过的,除了对读书和看电影这两件事疯子一般的着迷,我并没有更多深刻的记忆。直到大四毕业,我还是一副迷茫的样子,并且拜这迷茫所赐,我的成绩并不优秀,我的简历一片空白,我多了一个大黄毛的江湖称号,我胖且矮,别人是走进了光明的未来,我是滚进了新西兰。
直到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见到了把我的人生观价值观重塑的人和事,我才明白,人生的流水线从没有停止的时候。我们从一条成绩的传送带上下来,有时必须跳上一条金钱的传送带,有时会跳上一条感情的传送带,无论你在哪条传送带上被贴上“优等产品”的标签,你也无法得到一劳永逸的资格。
好像突然间,我的迷茫就终止了。社会是人生多么全面的展现,二十几岁的迷茫,不是中止于“我想成为谁”的开窍,是来自“不想成为哪样的人”的所见,我不想成为纸醉金迷的留学生,几年后败掉了家底灰头土脸地回家去,我不想成为一事无成的女青年,只能靠嫁人显示自己的价值,我不想成为斤斤计较的妇人,在金钱面前面目可憎……
最主要的是,我不想成为曾经的自己了,我不能再花大把时间看天花板了,毕竟我跳上了另一条流水线。
当你确定了不想成为谁,想成为谁的画面才渐渐清晰起来。我想美,想瘦,想爱,想赚很多钱,想有自己的事业,想成为作家,想过上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日子。“是走500米去校外吃寿司,还是退而求其次去吃100米外的煎饼果子”,这种问题再也难不倒我,我学会了煮饭,并且还有了梦想。
当我回想大学里的那四年,说自己不心疼那浪费的时间是假的,但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大概还会那样度过。
人在青春的最初,总是会选择更容易的方式度过,也必定经历一段“知道自己不该这样子但就是不知道我该怎样活”的时期,你也许爱吃,也许贪爱,也许抱着手机看一宿的肥皂剧,但你的迷茫恰恰证明了你对现状的不满,有一天它会把你带到一个地方,在那里你所有的迷茫都不见了,你会一心一意完成对自己的定位。
而那时你不再怀念从前了,反正你爱过吃过玩过了。大学之后,每当我在赚钱和学习之间挣扎,把自己搞出三头六臂,我就觉得,哇,又弥补了过去荒废的时光,而直到现在,我还会时常变身成三头六臂的猛兽,是越来越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才对眼前的每一分一秒都格外珍惜。
二十几岁的迷茫,它并没有那么糟糕,那是你在见过更广阔的世界之前必经的阶段。你可以贪玩,可以后退,你可以随波逐流那么一小会儿,别害怕生命会因此陷入永久的下沉,我一路到了三十岁,也依旧能做个善良积极热忱的大人。
二十几岁的迷茫虽然不可怕,但你也可以从现在开始,问问自己,要跳上哪一条传送带,你不必选择看起来最正确的那一条,也不必选择人最多的那一条,去选择你最喜欢的。别担心当下的犹豫让你落后于人,找对了方向,今后你会奔跑着去向你最爱的生活。
那之后,你要记得,去社会中,去世界里,去看看那些不同层面的人生,总有人过着你不想要的人生,也总有人过上了你想要的人生。也总有一瞬间击中你,自此彻底结束了你的迷茫时代。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