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管理,我们总是张口闭口讲怎样管别人。
其实老祖宗早就告诉我们,真正要管理的人是我们自己。我们想要的东西不需要外求,在自己的内心中都能得到。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上》,它的含义是:事情做不成功,遇到了挫折和困难,或者人际关系处得不好,就要自我反省,一切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我们平时的做法却往往与圣人背道而驰。有了问题,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反躬自省。
也早就提出,管理的境界有不能欺、不忍欺、不敢欺。
南怀瑾《历史的经验》里面提到这样一段:昔子产治郑,人不能欺;子贱治单父,人不忍欺;西门豹治邺,人不敢欺。
里面的道理,对于项目管理,同样有参考价值。有三种领导者,一种明察秋毫,没有下属能骗得了;第二种厚德载物,尊重下属,没有人忍心欺骗他;最后一种靠制度靠流程,令行禁止,没有人敢欺骗他。这里的欺骗也可以理解为不敬业或者不努力等。
这三种项目管理者在我们周围都见得到,那种更好呢?
西方管理注重制度和流程,西方社会注重法律和秩序,其实就是第三种管理方式。这在西方文化或许可行,在中国文化中,似乎就不那么有效了。孔老夫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就是一个很好的阐述。
不同类型的公司,不同的行业,乃至不同的项目,不同的人员,需要有不同的管理手段,例如生产部门,质量攸关而员工素质偏低,就需要明确制度,严格管理以确保质量;但仅仅靠制度还是不够的;对于采购部门,就需要明察秋毫,人不能欺的作风。对于创意部门,如研发部门,需要员工发挥最大的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最好莫过于让他们愿意追随领导者,尽力发挥自己的能力了。对于研发工程师来讲,希望通过流程和制度来防范他们,几乎是不可能的。皮鞭和棍棒可以建成长城和金字塔,但永远设计不出iPhone,建立不了GOOGLE。
易经曰:“一阴一阳之谓道。”阳,科学管理;阴,人性化管理。一阴一阳则为折中管理模式。阳阳,软硬两种管理并用,企业才能生生不息。硬管理有利于建立秩序,软管理有利于推动协同、和诣与发展,企业管理才能得以完善。偏向硬管理或者软管理,都会出现问题。由此可见,对一个现代化的企业而言,人性化管理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其实,项目管理也是建立在人文主义哲学理论基础上的管理,是以人为主导地位、以人的发展为前提的,这样就决定了公司的生产经营必须以人为中心和出发点,根据人的本性需求充分激励和调动人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以人的贡献做好项目管理,从而带动公司的全面发展。service.mypm
无论怎样,管理的主要对象是人,管理的目标是要出效益的。这个效益就体现在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上。
发挥能动性的关键还是要实行人性化管理。
人性化管理就是根据人的特点、个性、心理牲等,在尊重人格、维护人性尊严的前提下,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充分调动和释放人的能动性、自觉性,以愉悦的心情,自觉地接受约束、服从管理。
人性化管理就是要重视“人”,以人为本的管理,但这并不是彻底依照人性来管理企业,而是如何重视人这种“资源”。项目管理是通过项目主管、研发技术人员等团队成员的共同协作,从事一种公司主管部门认可的项目开发,将各种资源合理应用,使项目团队成员的需求得到不同程度的满足。而人是取决于项目管理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通过广泛调动起项目团队所有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充分体现人与人与之间的关心和爱护,使之成为一种无形的资产和力量,从而实现项目管理效益的最大化。所以说,做好项目管理,必须体现一种人性,发挥人力的关键作用。
一个最具竞争力的项目团队的运作模式不外乎归结为以下经营流程:即项目主管制定一个共同的目标即“愿景”,通过实施有效的工作方式进行“人性化”的组织管理来充分调动团队内部每一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对员工注入人文关怀,在感情的互动中企业才会收到良好成效;只有善待员工,才能团结和凝聚队伍;只有充分发扬民主,让员工参与项目管理,才能让员工感到真正当家作主,从而提高员工的执行力,项目管理就会达到预期目标。只有在团队中树立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理念,才能真正发挥出团队的潜力,实现项目利润的最大化,达到企业与员工的共赢。
人性化管理是民主管理的具体体现。项目实施中的重大问题,要实行大家参与,民主决策。如果项目经理眼睛长在屁股上,不能调动项目部的积极性,就收集不到准确信息,很容易出现问题。
人性化管理是行政手段和思想教育的有机结合。坚持行政命令和思想教育相结合,是确保管理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没有行政命令,各种秩序就无法维持。但单靠行政命令,也是行不通的。因为人的任何行动都是受思想支配的,人的思想认识与规章制度的要求不相一致,就会发生思想上的冲撞和行动上的不协调。在运用强制性行政手段的同时,必须善于运用说服教育的办法来解决各种矛盾,把人的行为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使命令、指示、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成为官兵的自觉行动。
人生来都是自私的,每个人都有自我满足的需求,得到别人的认同感才能获得最大的自我满足。那么如何通过“人性化”的管理,来帮助员工获得认同感,以最大的实现员工的自我满足感呢?
01知人善任。每个人都有各自所擅长的和兴趣爱好的。只有当一项工作做起来令人感到快乐和得心应手才会让从事这项工作的人体会到工作的成就感,并且最大限度的激发其工作的热情,提高工作效率,为项目创造价值。所以一个优秀的项目主管在不拘一格选人才的同时,还要做到知人善任,各施所能,才能实现项目人力资源配置最优化。
02用之以情。情感是建立和密切人际关系的纽带,人与人之间感情的建立是靠理解和尊重,靠对真理的崇尚和美好的向往,靠人格的高尚和互动的心灵,而这一切都与权力无缘。人的心灵深处的东西只能靠人去改变,人的思想只能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因此,管理教育要深入人心、激励人的精神、改变人的意志、控制人的行为,只能通过感情交流,因势利导。人性化管理,通过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双方心灵的感应,情感交流,相互理解与信任,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和服从。
人性化管理团队中应该突出员工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尊重员工的心理需求,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制度和约束。人性化管理是以严格的公司制度作为管理依据的,是科学而具有原则性的。一旦流于人情化,制度失去管理依据,单凭管理者个人好恶,非常容易走偏。离开严格管理来谈人性化,也就离开了前提和基础,失去了方向。从企业治理的角度而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企业必须要有一套严格、完善的管理制度,对员工的行为加以约束和规范,形成一种决策科学化、流程标准化、监督制度化、考核系统化的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员工按照规定的程式步调一致地前进,直至达成预定目标。严格的管理不仅符合企业的整体利益,同时符合员工个人的利益。从个人的角度来看,人都是有惰性的。管理松驰、分工不明、职责不清的“大锅饭”,是员工惰性滋生的最佳“土壤”。健全合理的制度是企业运行的基础,再先进的理念,如果没有制度作保障,也会变成无源之水。但是,制度的落实和执行,需要每个员工的参与,人才是根本。我们不仅需要员工遵守管理制度,更需要员工融入团队,自动自发地工作,始终维护团队的利益。这就要求项目团队在建立法治化管理的同时,需要融入人性化和柔性化管理。由此可见,管理者在管理团队时需要从尊重人和爱护人的角度出发,在团队内部营造一种彼此认可、承诺和信任的氛围,达成项目主管和团队员工之间的“心灵契约”,提高员工对团队和管理者的认同感。
03精诚合作。在团队内员工之间达成共识,发扬团队合作精神。独裁是项目管理最忌讳的领导方式,但是团结并非是人们天生的意愿,只有想方设法增强团队的凝聚力,让团队每一个成员都意识到其实彼此都隶属于同一团队,团队中人人都是平等的。唯有群策群力地完成了最终共同的目标,实现团队利润最大化后,才可能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最后,让员工对薪酬和福利待遇感到满意。只有劳动获得了对等的薪资回报,才能让员工感到满足,并使其获得家人和朋友的认同感。因此,在团队中制定一套“人性化”的工资及福利制度,对收买人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必须减缓团队中员工的工作压力。有调查表明,有60%至75%的员工认为,他们的主管是工作上最大的压力来源。矛盾无处不在,有矛盾就有冲突,有冲突必然产生不愉快,情绪是导致工作压力的主要原因。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畅通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沟通渠道,倾听员工的心声。所以项目主管还需要学会如何运用语言艺术去切实的肯定员工的成绩,中肯的指正他的不足,让每一个员工既不会因为做出成绩而沾沾自喜又不会因为受到批评而心存嫉恨。沟通建立在心与心的基础之上,通过语言艺术来加以完美实现。
04正己化人。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以身作则,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历来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管理者应“不以奢为乐,不以廉为悲”,力求淡泊名利,树立自身良好形象,用无声的行动带动和促进管理工作落实。人性化管理注重了言教与身教的结合,严人先严已,以身作则,处处做出好样子。
新校区工程急难险重,该工程项目面临的困难是:在一年半的建设工期内,克服资金不足、手续不全的问题,完成征地、拆迁、建设任务,实现学院整体搬迁。面对宏伟目标和众多困难,项目部认为,除了制订周密的计划、全方位管理到位以外,关键在于如何千方百计调动数百名施工人员的积极性,让他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实现宏伟目标自觉行动,甘愿奉献。这就需要突出以人为本,做到尊重、关爱、理解他们,为他们创造安全、文明、健康的工作环境和开心、快乐、愉悦的生活氛围,对他们的人文关怀将会转化为巨大的动力,尽最大努力去完成自己应尽的职责就会成为大家的心愿。为此,项目部在项目管理人性化方面作了如下工作:
倾力打造文明施工、职业安全健康的环境。安全是工程的重中之重,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员工的生命理应得到尊重和重视。为了夯实文明施工的基础工作,努力做到万无一失,项目部不惜耗费物资财力,为打造安全健康的环境认真细致地做了以下具有针对性、有效性、适用性的工作:项 建立清晰注目的视觉形象。项目部投入各类警示牌175块,安全标志旗80面,横幅标语169面,大型规章标志牌两套,对施工现场建筑物、机械设备、装置等设施进行包装、美化、说明,使之清晰一目了然。
模块化管理。现场按照功能的区别对办公区、生活区、施工区、储备材料堆放区通过围墙、道路、钢管栏杆等进行分隔区分。
施工责任区域化。各施工区域实行挂牌施工作业,明确施工与安全负责人,通过钢管围栏、安全围栏或脚手架围栏进行隔离封闭,实行定位管理。为此,项目部先后投入钢管113吨,安全网850床,木材100立方米,三角旗4万米。
安全硬件设施配置齐全。根据施工现场实际和施工需要,项目部配置安全带45条,安全绳36根,移动电源箱20个,氧气、乙炔车4套,电缆3000米,消防灭火器80个。为施工队配备护目镜150副,口罩1000个,手套7500双,安全监察背心38件,雨季施工期配备雨衣400余件,冬季配备棉衣35套,棉手套35双,棉帽35顶,项目部配一般常用药物,交通车24小时值班,以作应急处理。
在施工工程中组织职工安全教育考试25人次,民工队伍安全教育800余人次,食堂炊事人员及高空作业人员均需体检合格后方能上岗。现场还举行消防、预防中毒及人员伤害的应急演示,请交通大队民警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
项目部将安全工作责任分解到每一个施工点,每一个人,进行不定期检查,检查出的问题下达整改通知单限期整改。
为施工人员营造温暖和谐的家。施工现场远离城市、工作艰苦、文化枯燥、生活乏味,对施工人员的情绪波动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施工队伍的思想如果不稳定,项目管理将失去依托。为此,项目部提出:“以人为本,善待员工”的班组建设模式,挤出资金打造职工之家、民工之家。职工宿舍装上空调,冬天加电热毯,让他们下班后休息得舒适、轻松;职工过生日,项目部共同庆贺;家属来现场探亲,安排她们到工地参观并汇报家人的工作状况以求理解支持;节日期间组织就近郊游,开展文体活动。对民工队伍的教育、培训、安全、生活均列入项目部工作的议事日程,对民工的生活区进行认真规划,宿舍、浴室、食堂、办公室、娱乐室一应俱全。过去民工打地铺,反映休息不好,这次项目部耗资为他们购买了与职工一样的铁床,他们高兴地说:这下可舒服多了!酷暑和严冬时送去消暑或御寒物品、食物。每逢国庆、元旦、春节、五一等节日或是施工突击加班任务完成以后,项目部为职工食堂和民工食堂进行加餐慰劳犒赏,兄弟们感到再累再苦付出也值得。“人性化”的管理融洽了项目部与民工队、职工与民工的关系,工作现场职工与民工并肩作战,蓝球场上民工与职工一争高低。他们每天着装整齐列队上下班,在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全力以赴、奋力拼搏,展现了“铁军”的风采。 职工以工地为家,将工程项目看成是自己的事业,经常加班加点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工程任务。pmp.mypm.net
在工程项目部建立党支部,充分发挥职工民主管理作用。项目部领导班子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遇事常沟通,重大事宜集体研究,与职工有关的重大问题先征求工地民管会——民主管理委员会的意见。民管会由项目部工会主席、党员代表(非领导班子成员)、群众代表组成,定期对项目部的生产、生活、分配等问题进行讨论质询,项目部领导班子成员到会聆听并答复资询,使项目部上下进行有益的沟通和理解。民管会还对项目管理提出一些好的建议,例如:过去对成品的保护缺乏意识,造成本来优质的产品因后续施工中受损而降了等级,对成品的保护虽然增加一点成本,但既是创优质工程所必须付出的,也是对员工劳动成果的尊重。项目部采纳了这一建议,在各类基础施工时,在以往的整体模板上再增加一层2㎜厚的有机塑料板面层,以确保砼表面的平整度和光泽度,真正达到镜面混凝土的标准。拆模后,在混凝土的四棱和表面“穿”上安全防护罩。对电缆沟沟沿也用阳角模板保护起来。对装饰完工的围墙、外墙面均搭设挡污围栏,以确保验收时依然如新。在开展安全活动“五个一”与“安康杯”竞赛中,为营造氛围,工会发动职工创拟安全警句,张贴路口宣传画,建立安全活动室,将公司历年来发生的安全事故制成安全案例漫画悬挂,让广大施工人员参观受教育,使之警钟长鸣。工会还办起了项目部宣传栏及广播站,围绕项目管理进行宣传、教育、动员、表彰,起到了摇旗呐喊冲锋助威的作用。
“春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通过项目管理人性化的点点滴滴,对广大施工人员注入人文关怀,员工沐浴在一种祥和温暖的氛围中,犹如一场春雨,滋润了每个员工的心。员工得到尊重、关爱、理解,从而迸发出巨大的劳动热情,释放出巨大的工作能量,企业的凝聚力大大增加,队伍的战斗力大大增强。通过项目管理回顾,我们深深体会到:要搞好项目管理,必须以人为本,从员工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求出发,尽可能实施人性化的管理。只有尽可能了解员工的特点,关注员工的需求,才能开发员工的潜能;只有对员工注入人文关怀,在感情的互动中企业才会收到良好成效;只有善待员工,才能团结和凝聚队伍;只有充分发扬民主,让员工参与项目管理,才能让员工感到真正当家作主,从而提高员工的执行力,项目管理就会达到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