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终于拿到了盼望已久的100天日更徽章,今年第二个小目标实现还是有点小激动,写文小白的心灵暴露无遗。没办法,就是靠着这个诱惑支撑到现在的。
在达到日更100天的目标时,来一个小小的总结,也算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以便帮助自己以后会走得更轻松、更稳妥。
截至今天,我共写了218篇文章,18.8万字,关注了1048个简友;收获了1110位粉丝、获得12007个赞,得到简书创作者徽章、日更100天徽章,目前在日更榜排名第2247位。
我知道,无论是文章的数量还是质量都太一般,每篇文章平均1000字都达不到,实在不值得夸耀。好在,简书对写文小白足够友好,只要写够100字就算日更成功,这才使我有机会在昨天成功日更100天。
虽然一路走来磕磕绊绊,但100天的连续日更还是让我收获多多。
日更使我养成了写作的习惯,每天不管多晚都会写点东西。
刚开始写作时,看到很多指导文章都说必须要每天写,只有每天写才能养成写作的习惯,也才能形成写作的思维。
虽然,有时候遇到很大困难,晚上11点还没有更文的情况出现了很多次,但养成了日更的习惯后,再晚都会写上几百字。
日更于我已经是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养成了习惯就不会忘记。
日更使我更认真地观察生活。
没在简书写文章前,我很少关注一些生活细节。比如以前去市场买菜,我不会注意菜场的格局、不会留心菜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买了菜就走。
开始写作后,我每次去市场都会留心一些人和事,于是就有了《菜市场》一文,里面提到的几位人物原型都来自于我常去的菜市场。
还有,季节变化了,我也开始留心大自然的变化。比如树叶什么时候变绿?又是什么时候变黄和落下?不同的花是什么时候开?花开了是什么形状?有什么特殊的气味?
家里养的花开了,我认真观察,写了《铁海棠》;出去游园就写了《春日游园》;观察下雨就写了《写作后看到的雨景》等。
写作使我生活得更认真了,这也不枉我碰到的人和事,没有辜负开放的鲜花,没有忽略小鸟的鸣叫。
日更使我读了更多的文章,看了更多的书。
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有的老师说要完成1万字的输出,至少得有10万字的输入。每天日更,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做基础,写几篇就会脑袋空空,敲几下都能听到回响。
有时,没有东西可写,我就开始乱翻书,常常翻着翻着就会突然产生灵感。比如,《九州的排列顺序原来也暗藏玄机》《文繁简有当》都是从洪迈的《容斋随笔》中得到的灵感;《禁之不得其术,其伤必大》是读《资治通鉴》时想到的。
为了写作,我不但多看了许多书,还会认真浏览简友的优秀文章,从他们的文章中也常常会得到很多灵感和启发。
日更使我学会了积累和管理写作素材。
以前也知道写作需要积累素材,但说实话我还从来没有认真地做过这件事,也不太清楚什么是素材,应该怎样积累素材。
日更一段时间后,我慢慢发现原来写作的素材无处不在,比如饭店的名称、格局、装饰风格、菜单,服务员的穿着、服务方式、语言;大街上的各种人物及他们的职业、身材、神态;网上的奇闻轶事,网友的精彩评论,好的名言金句等等。
我会把积累的素材分门别类放在简书的素材库专题中,设为私密后作为写作时的参考,用起来很方便,这也算日更逼出了我的一个小技能。
日更使我积累了写作经验,增强了写作信心。
虽然简书日更挑战的门槛很低,只要100字就算更文成功,但每天还是想写出更好的文章。
在写作中渐渐知道怎样开头,怎样收尾,怎样安排文章的结构,怎样取标题;注意尽量使句子凝炼等。
就这样写着写着,每天的日更慢慢变得容易起来,即使有时候不想写,但凑合几百字还是比开始时轻松了许多。
此外,因为要日更,每天就必须到简书来转转,也结交到一些热情的简友。虽然我的文章质量不高,但有几位老师也会经常看我的文章,并留评加以鼓励。
这也增强了我的写作信心,使我能坚持到现在。在这里,我要感谢所有阅读我文章的老师,感谢他们的鼓励和支持。
日更的好处人人都知道,但“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我的日更排名每天都在进步就说明很多人都掉队了,但我不想成为一个掉队者。
对我来说,拿到100天的日更徽章只是完成了一个小目标,我希望能继续坚持下去,下一个日更目标就是日更挑战赛S5赛季徽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