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
偶读曹公奇老师的文章《中考命题与语文教学》,感受颇多。由中考命题所折射出的语文教学的诸多问题,在曹老师的解析中如梦方醒。
其实,作为一线语文教师,问题一直都在,似乎不得不被中考质量的压力裹挟着前行。功利化的语文教学让语文逐渐脱离本真,教师的教学行为不得不打上功利的烙印。
因此,大作业量剥夺了学生大量阅读的时间,学生的阅读兴趣慢慢地在高负荷的作业中丧失殆尽,尽管我们一直都在抓阅读教学,但学生的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却难以解决。
其实,学生的阅读文本决不停留在课本,而是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但现状却不是这样的。热爱读书,当然首先是兴趣,但也要有时间的保证,如果学生不读书,没有一定的量的储备,那么也就不会有质的飞跃。而学生在自觉阅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不是靠做题就能完成的。
面对阅读教学,面对中考,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思考:究竟是什么扼杀了我们的孩子阅读的兴趣,是什么原因让语文教学变得如此功利?是作业?是应试教育?还是我们自己。
当然,当前的教育存在诸多问题,有些我们可以改变,有些我们无法改变,但作为语文老师应该有一份责任,就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莫要只顾眼前的成绩,却将语文的本真忘在身后。
我想,语文老师应该不断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引导学生热爱阅读,学会阅读并积极阅读。教材只是例子,但由例子所衍生的作家作品很多,不妨让读书代替学生的部分作业,不是所有的学习成果必须以作业形式展现出来,我们的语文老师才能睡个安稳觉。
这几天,听了几节课,我觉得课前以推荐名著的方式,或者读书报告会,读书心得,读书笔记等形式都可以让学生的读书落到实处。如果我们坚持引导和营造学生读书的氛围,培养学生读书的意识,那么语文教学的诸多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当我们开始我们的教学时,不要一味地链接中考,瞄准考点,总结各种套路,让学生投机取巧。
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套路只是花拳绣腿,解决不了学生阅读的本质问题,老师只要扎扎实实的让学生打好基础,老老实实地教学,坚持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让学生热爱读书,何愁我们学生的语文素养不能提高呢?也只有这样,当我们怀着敬畏之心敬业之情欣赏语文让学生真正爱上语文时,我们的教学就会慢慢地回归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