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4日星期三
农历(正月十七),天气:晴
深圳 11~15℃ 实时温度 14℃
多云 微风 PM2.5 20 优
推荐歌曲:My Way -张敬轩
“正因为我们今日的种种苦痛都是从前努力不够的结果,所以我们将来的恢复与兴盛决没有捷径,只有努力工作一条窄路,一点一滴的努力,一寸一尺的改善”
“悲观是不能救国的,呐喊是不能救国,口号标语是不能救国的,责人而自己不努力是不能救国的”
这段语录摘自于胡适先生《我们能做什么》文中第二章之青年人的苦闷,先生为当时一位处于悲观烦闷的青年解答他三个问题的一封回信。
还记得,正值花季少女时期的我,有一次我的父亲问我,总结一下你一年的收获吧,我当时低着头,目光呆滞,用了“一无所有”四个字有气无力地回答了我的父亲。父亲意味深长苦口婆心同我讲了一大堆“营养鸡汤”,而我只闻不饮。
如今回头想想,父母看见儿女的状态如此落魄无力,心肯定如同被刀割了一般,但沉浸在成长的烦恼中的我,哪里晓得照顾别人的感受,用现在的网络流行语来形容当时的感受就是“宝宝心里委屈/心里苦”、别说话,快吻我”。
回到「我们能做什么」这个问题,我也一直迷茫着,很多人一开始是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的。只有经过不断尝试探索,才能更清晰明了。但试错有风险,还需谨慎。如今我也努力探索着,好将自己的思绪捋清楚,避免少走一些弯路。
在这里,我想说一个关于我父亲的故事。
我的父母亲不是什么文化人,知识分子,不过是朴实平凡的普通人家罢了。我出生于粤北地区某一个贫困村庄,虽然是农村孩子却从未干过农活,也不晓得农作物的收成。
90年代,父亲下海在珠三角片区经商,经营过小餐馆、小超市,甚至在街道上摆过地摊等,在同一条道路,不同的城市,持续地坚持着。
相信创业、工作的艰辛大家各有体会。就这样一直过着流离失所的日子在异乡打拼着。昂贵的物价,微薄的收入,支撑着整个家庭。也遭遇了很多挫折,不断失败、不断开始、不断努力,带着我们来回奔波折腾着。
但不管怎样,至始至终父亲一直坚守着一个原则:“家在哪,妻儿就在哪”,爸爸妈妈一直很乐观,“我们有饱饭,有暖衣,只是没有那么多钱,也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了”。我很感谢爸妈没有让我们成为留守儿童。
换作是我在当时,遭遇种种打击,我铁定是苦闷死了,我们的苦闷,困难,苦在缺少迎难而上的勇气,难在不晓挖掘自身的闪光点。
圣经有一节经文告诉我们“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为大国。我必赐福给你,叫你的名为大,你也要叫别人得福。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给他;那咒诅你的,我必咒诅他。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创12:1-3
愿我们有恒久的耐心守候,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