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赶最后的一班公车回家,由于是最后一班,司机特别的赶时间,于是司机的情绪就显得有点急躁,有点火爆,无论对谁都冲冲的。
在农村,利用公车寄货是件很正常的事。就是把货放在车上让司机顺路带到某一个地点,然后让收货的人拿,如果在特定的地方没看到有人拿货,司机一般会打个电话给货的主人。
因为是最后一班车,有些公车的司机把车停在了车场会顺路坐同路公车回来,于是今晚的公车司机加上开车的那个一共有三个。
公车刚走了一个站就见到有人招手停车,一停车就听到有人问是不是有货在这公车上。第一个开车的司机没出声,然后第二个司机就出声了,说刚有货在他刚刚开的那车,那车已经停在车场了,他不知道货是在售票员那里还是在车上?
话还没说完,开车的司机火大了,就骂了句,在哪个车自己不知道的吗?然后准备踩油门走。
剩下的第三个司机急忙问那个人的电话号码,记下来,等问清楚什么回事再答你,并说尽所能帮找到东西的下落。
说完这些,公车已经开出很远了。开车的第一个司烦躁的开着车,中间还骂了句傻逼。第二个司机一直就是狂乱的,大声的骂人,“什么鬼?没见过那么笨的人。东西是钥匙,没得开门活该。神经病,没钥匙就自己踢门就得了。……”不停的骂,不停的骂,骂了一路。
第三个司机,拿了电话。联络刚刚车的售票员,问清楚货物在哪里,问清楚是什么东西,问清楚怎么可以拿到那货物。然后又联系那货的主人,交待东西和联系人的方式。一切讲清楚后就放下电话,舒了一口气。
二十分钟过去了,开车的买个司机依然暴躁着,开车油门有一脚没一脚,真的有点吓人。第二个司机还在拼命的骂,恨不得把别人的祖宗十八代骂上。第三个司机,看着他们,然后幽幽的来一句,和谐一点,社会需要和谐一点。
2
三个人对同一件事的反应,让我想起了之前的一个故事。话说三个工人在砌砖,老板走过去问他们三个在干嘛呢?第一个说,我在砌砖啊,你没看到吗?第二个说,我在盖楼啊。第三个说,我在建造一座美丽的城市。多年以后,第一个工人还是在砌砖。第二个工人成为了包工头。第三个工人是第一第二个工人的老板,成为了一个房地产的开发商。三个人对同一个工作的不同态度,也造就了他们不同的人生。
3
公交车上的三个司机,对待同一件事的不同态度,让人看到了现实中人们的三种不同的生活状态。
第一位司机,只顾自己,不管别人怎么样的。生活是急急忙忙的,急躁的。只做自己该做的事情,遇到阻碍自己向前走的事,就会立马来脾气,而且很不友善,有种挡我者一律拉去打靶的态度。
这种生活状态是十分焦虑的,一遇到有点意外的事,整个人就躁动不安,遇到无法解决的事更加的心烦气躁,恨不得离事情远远的,或者以最快的速度躲起来,不想去面对这些事情。
第二个司机,对生活充满怨恨。好像全世界都是错的,只有他一个是对的。遇到点事,首先把责任都敝得远远的,什么事都不关他的事,什么错都是别人的错。别人的错还不可以原谅,因为别人犯错了,所以麻烦了自己,最后还觉得世界是如此的不公平。
这种生活状态就是诸事不顺,整个世界都是欠他的。恨不得别人犯错就再也不能翻身,恨不得老天对别人的错惩罚多一点。有一种你倒霉你的事,不要连累我的态度,而且恨不得别人就这样天天倒霉下去。
第三个司机,生活是美好的,是相互的,你帮我的同时我也在帮你。他们从别人的角度出发,尽可能的去做力所能及的事,并且解决别人的眉毛之急。急别人所急,想别人所想,做别人所做。
这种生活状态是十分有爱的。不仅爱自己,也很爱别人。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在帮助自己。无论生活如何,但对生活充满信心,并且相信生活的美好,人间的友爱。
3
三个司机的不同态度,反映的不同生活状态。也因为不同的生活状态,也反映着不同的生活现象。
据后来他们聊天所知。第一个司机,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干了很多年,并且有种郁郁不得志的结果。第二个司机是刚刚被别的公司炒了才过来这边做的。第三个司机,他现在有自己的一个汽车队。
不同的态度,不同的生活状态,也是不同的阶层。
第一个司机,就是工薪阶层,为了一份工作苦哈哈的。
第二个司机,就是最苦逼的最穷酸的底层。对生活充满怨言,又不想认错去改变。
第三个司机,就是令人羡慕的富人层。虽然他看起来和他们两个做着同一份工作,表面上是这样,但实际中他还有自己的车队,即使没有了现在这份工作,他依然能够生活得游刃有余。
很多时候,我们感叹生活的不公平,试问一下我们又以怎么样的态度对待了生活呢?
有句古话常说,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你对我怎么样,我就对你怎么样。所以,不是生活亏待了我们什么,而是我们本来就没有好好的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