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不能静下心来读书。
床头柜摆了三本书,其中两本分别是《影响力》,《深度沟通》,都是看了不到四分之一,然后许久未动,另外一本则包装塑料膜都没撕开过,叫《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这三本书在床头摆了有超过一年。每晚睡觉,都会把书稍微挪一下,这样才有空间搁置手机,每早醒来,拿起手机,再把书挪回正中心位置。每日如此。太太总是抱怨,这几书到底还看不看啊?我的回答总是,看!有时间就看!
不知从何时起,每每拿起一本书,总是先瞄一眼厚度,然后扫一眼最后一页的页码,接着深吸一口气,冲进书海里。很快,就会听到岸上有人喊,“喂,去开下门,有快递”。于是赶紧合上书,取完快递,再顺手把书丢回书架。
我想这是对书的一种不尊重,就像碰见一个人,对方刚做完自我介绍,我转身就走,头也不回。但是,又没有勇气回过头,因为觉得这个人太深奥了,了解起来好麻烦,况且也没有时间啊,每天好不容易有点休息时间,要让大脑停机一会儿。
晚上吃完饭,陪儿子看绘本,里面讲的是一个垃圾车每天走街串巷收垃圾的故事,最近这本书几乎每天都要讲一遍。我一边很努力地把主线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儿子听,一边忍不住打着哈欠。儿子则精神抖擞,指着画面上每一个路人,问,“这个人是谁啊?”,“他在干什么呀?”其中,有一个背着重重的的包的人,手里拿着地图,儿子又问,“这个人是谁啊?”我说,“这个叔叔是这个城市的过客。他在看地图。”儿子转头看着我,很认真地问:“他为什么看地图呀?”
“他,他大概是迷路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