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相对的。
小时候总觉得童年很漫长,望着天不断的盼,何时才能长大?
成年之后时间感觉走快了,从20到30,从懵懂愣头青到资深老油条,还没看清自己改变的样子,就已经被时间挟着走。
35岁之后,时间更是被按了快进键,从励志青年到沧桑大叔,简直转眼之间的事。
童年为何这么漫长?
因为世界在孩子的眼中,就是一个巨大的魔法乐園,每天在乐園里探索、寻宝,開心得很。
任何事情对你来说都是无比的新鲜好玩——蚂蚁搬家是场大戏,雨后水洼是片海洋,一片落叶也能引发无限遐想。
未来像一颗闪闪发光的糖果,散发着诱人的甜香。
谁不渴望成为英雄?谁不渴望成为最耀眼的那颗星?
因为剧情太丰富,大脑会把這許許多多的记忆,编织成绵长的时光锦缎,让你有一种意犹未尽续写感。
而成年后的时间为何加速?
因为魔法渐渐褪色了,隨著魔法被纷纷解密,许多原本带给你惊奇快乐的体验,渐渐不再奏效了。
原來太空是不能住人的,原來彩虹只是光的折射,原來英雄也要为房贷发愁……
曾经的惊奇变成了常识,期待化作了例行公事。
于是你渐渐不再期待了,一旦不再期待了,大脑对时间的感知也就没那么敏锐了。
尤其中年之后,时间就是一出又长又臭的连续剧。
昨天、今天,明天好像没什么两样。做的事,基本上一模一样。打卡、上班、复制、粘贴、开机、关机。
对于毫无区别的记忆,大脑会选择性遗忘。所以你想不起来,昨天中午吃的是什么?這是正常的。
人生苦短,但绝对不是先苦后甜,而是先甜后苦。
那有什么解药没有?
有,就是不要把此生看的太重,是祸是福不要太在意。
如果你懂得从永恒的角度看,明白此生只不过是一个过客,那么所有的困惑将会解开。
人类,只不过是上帝放在地上吃草的一群羊。
这世界是让你过渡一下,永恒才是你的最终归宿。
有句话出自《纳尼亚传奇》,我觉得捕捉到了永恒的概念:
“对我们来说,这便是所有故事的终结....,但对他们却是真正故事的序幕。这世上的岁月....有如封面和目录;现在才是那伟大故事第一章的开始,虽然从没有人阅读过,但故事的发展却从未停止过,并且总是一章比一章精采。”
有多少的不合理,就有多少的合理,因為人本來就是為永恆而生的。
认识上帝,你便進入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