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面世界,方言汇聚成一家
1978年,邓小平同志战略性地提出了“改革开放”的经济主张,使中国的经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此一步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奔向小康的康庄大道。正是资本的流通才构筑了经济的繁荣,“改革开放”更是重在交流与沟通。中华语言文化的交流也有利于构筑文化多样性。
1955年确定了普通话后,普通话成为全国的流行,然而方言的魅力并不会随着普通话崛起而落寞,沉淀千年的各地方言更使中华文明更加绚丽多彩。
为弘扬方言文化,我支部充分利用五湖四海的同学们天然的语言多样性优势,挖掘多种多样的地方语言,利用视频录制和B站直播的方式,讲述改革开放以来,地方生活中“衣食住行”四个方面的显著变化,并将有趣的方言变着花样教授给大家,共同体会语言的魅力。
在源自齐鲁大地的山东话中,我们初始国之重器,看到了山东制造的强大,了解杂粮煎饼、山东大葱的独特魅力。在豪爽好客的东北话,我们体会到东北人爽朗的性格,不拘的气势,寒冷的东北塑造了东北人的可爱有趣的性格。北京话,经典的“儿”化话音,听起来就能够联想到甜滋滋的糖葫芦、香喷喷的烤鸭、恢弘的故宫,爽朗的北京话传递着热情好客的东道主精神。我们听着方言,足不出户地感受到了各地文化的魅力。
别样的方言文化是中华文化长河中淘洗着的一颗璀璨光华的明珠,是中华历史时光的见证者,愿我们薪火相传,使这颗明珠绽放耀眼光彩。
写稿人:鲍雯欣
发布人:刘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