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控第四天,随着大白的上门核酸,我家二少爷已经被昨天“捅鼻子”吓坏了,听说今天是“捅嗓子”,又和老大争相恐后的抢着第一个做,可惜,今天第一名是我。
好像这几天为了那有限的一次开门机会,争做第一个做核酸,已经成为了孩子们的一种“乐趣”,孩子们的天真与无邪让我羡慕。
今天,和朋友聊到企业工作暂停的现状;
今天,又一位朋友谈到了现在失业找工作的人太多了;
今天,
新闻上说:“目前国内交通运输业稳步看好。”
新闻上又说:“一位音乐院校毕业的学霸,回到家乡后发现,在学校原有的那些本应该,原有的那些雄心壮志,在离开学校之后,怎么都不一样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蛰伏,在网上做起了一个“一个人的乐队”,成了网红。”
新闻上还说:“江苏南京的一个导游,原来带着旅游团逛夫子庙,游玄武湖,聊总统府,现在对着手机在夫子庙说历史,到玄武湖谈传说,回总统府讲故事。也成了网红。”
这疫情,这现状,就是一只灰犀牛,不管你是否看见它,它就在那儿,无论你在哪里,面对哪个方向,站在哪条赛道上,它就在那儿,不管你是否看见它,它都会在你意想不到时间、地点、直接将你撞停。
除非,你能飞。
说真的,我觉得“飞起来”真心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最近在看何帆老师的《变量3》和《变量4》,这2本书的背景,都是在疫情这只灰犀牛的眼皮子底下写的,核心就是“腾挪”。人需要这样,我觉得企业也需要这样。
这时候,我们需要“飞起来”躲过那只瞎眼的灰犀牛,在工作随时叫停的时候,我们需要一个能“飞起来”的副业。我觉得原来那种兢兢业业做好一件事,打好一份工的模式,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情况了。
上班打卡好好干,
下班副业做起来,
线上线下双收入,
对冲风险有保障。
再看看现在的变样的朋友圈,是不是也该动一动了?
换一个角度想,疫情当下的企业也都面临着各种考验,企业成本的压力,业务的走走停停,利润预期的不确定性……都说,也都希望这将是疫情的最后一年,但企业能活过今年吗?试想一下,当一些企业面临停工停产的时候,员工面临需居家办公的时候,如果企业也能够在“副业”之上有所突破,将单一的业务模式,转变为双业务模式,员工也可通过岗位的培训,形成被动式的双岗位模式,即可在原有业务模式下持续主业的经营,又可增加一项“副业”的产值,对冲风险。尤其在面临特殊时期,也可将那些即将成为“沉没成本”的成本,随时转换成新的价值。既能为员工稳定心中的那一份“小确定”,也可为企业增加一个“放鸡蛋的篮子”。
比如:
朋友的一家为医疗机构提供小型会议服务、会务用品设计制作的小微企业。
副业的选择方向,可针对原有团队的核心能力展开。(专业的设计团队和活动执行团队)
方向一:
开设平面设计教学网络直播课程(基础免费,进阶收费)
由项目策划执行团队负责课程的设计,平时写策划,出方案都行,课程设计挑战一下,没问题的。
受众群体:渴望学习平面设计的人群
方向二:
还是平面设计教学,但业务模式可采用“混搭模式”,与目前备受双减打击的教育领域企业合作。受众群体可转向为青少年副业技能的素质教育。
明天,周一了,开心,孩子上课,应该又有一些整块的时间了。
明天继续,在家,闭关,练级,希望不打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