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到的第三站,是天津。
一提到天津美食,可能你第一时间会想起的大都是:煎饼、包子、麻花等小吃。但其实天津菜也是非常美味的。
就像山东菜、杭州菜、北京菜,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本地菜,天津菜就是天津的本地菜。
诶,那天津菜的口味有什么特点呢?天津菜里为什么会有西餐呢?今天大白老师就和你一起聊聊那些好吃的天津菜。
我们先来说说天津菜的口味有什么特点。天津菜的第一个特点是口味重,很咸,诶,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特点呢?
这是由于天津人本身的生活环境造成的。天津最早时期其实是大海,后来海平面下降,才出现的天津陆地。这样退海形成的土地,是盐碱土质,形成的地下水是咸的,所以天津市民的饮用水整体是咸的。
天津人吃了600多年的咸水,后来80年代“引滦入津”工程启动,也就是将河北省境内的滦河水跨流域引入天津市,天津人才喝上淡水。
天津人不光喝的水是咸的,吃的是河里和海里的鱼,这东西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咸的。
上一讲我们讲上海本帮菜的时候提过,体力劳动者很苦,平时吃不到啥油水,所以口味很重,吃菜油要浓、要多。而且他们平时流汗多,就要多吃盐。
在天津菜口味重也有这个原因。天津有很多港口和渡口。这些港口和渡口,都需要体力劳动者;比如说,最大的天津港,这是世界级人工深水港,也是中国最大的港口之一。港口大需要的工人就多啊,天津港工人最多的时候达到10万人,这些在码头生活的工人后来在天津定居,他们爱吃盐、口味重的饮食习惯,也作为传统延续了下来。
现在,你知道天津菜为什么会口味重、咸了吧。这和日本菜也很像,日本的拉面也很咸,因为日本靠海,在海边也有很多重体力工作者。
所以下次你去一个地方旅游,吃到当地美食要是很咸、口味很重,就要想一下,这里是不是靠近海边或者河边。
天津菜除了口味重、咸,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原材料以河海两鲜多,尤其以鱼、虾、蟹居多。
天津有一句俗话是:“借钱吃海货,不算不会过”。天津人喜好吃口海鲜,甚至连做面条、做豆腐这种简单的食物,都会放入像虾仁、蟹黄这样的海鲜。你可能会说,哇,这也太奢侈啦。别羡慕,介(天津话:这个叫介个)还不是因为人家有那条件嘛。
天津靠近渤海,渤海是中国最北的近海,深入大陆内部。另外,天津还有河,这河还不一般,那是又多又大。流经天津的有100多条河,里面有条超级大河——海河,海河是华北最大的河流,从天津注入渤海。
因为天津有这么多河,还靠海,天津人捕捞水产特别方便,所以天津人多把鱼虾等海鲜作为原材料。
吃咸吃鱼虾还不算天津菜最有特色的,最让人吃惊的还是家家户户的西餐饮食习惯。
这西餐还不是你以为的牛排、红酒,而是土豆沙拉、焖罐牛肉、红菜汤等德式、俄式西餐。
天津人为嘛(注意口音:天津口音)那么喜欢吃西餐?西餐又是怎么传入天津的呢?
别急,下面我来给你讲讲。
首先,天津人吃西餐的习惯,和天津的历史有关系。
1860年到1945年期间,英国、法国、美国等国家,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和协议在天津设立租借地。
1860年,英国首先在天津设立租界,后来最多时有9个国家在天津设立租界。其中,英国和法国在天津开设租界的历史长达八十多年。拥有租界的这些国家,可以在租界内享有管理权。
每一个国家的人都会在自己的租界,做本国的食物,所以天津出现了很多西餐馆,并且延续到现在。
听到这,你知道了,西餐是因为外国的租界才出现的,那西餐为什么会在天津流行,受到天津人的喜爱呢?
因为租界时期天津出现了很多西餐馆,不少天津人被精致的、散发诱人香气的洋美食吸引,纷纷跑去尝鲜,先去尝试西餐的是有钱人和社会上层人士,再接着是普通老百姓。
在那个年代,西餐虽然算奢侈,但老百姓攒一攒钱也还是能吃得起。
这一尝可真是难忘,让天津人爱上了西餐。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是因为天津西餐和被粤菜改造的广州西餐、被淮扬菜改造的上海西餐都不同,是那个年代在国内能吃到的,最原汁原味的欧陆风味。包括溥仪、袁世凯在内的众多名人,都是天津西餐馆的常客。
二是因为德式和俄式的饮食,调味较重,和老天津人们喜欢吃咸的口味不谋而合。像土豆沙拉就属于德式西餐,焖罐牛肉、红菜汤就属于俄式西餐。
天津老式西餐符合天津人的口味,再加上老百姓能消费得起。所以西餐进入了天津人的饮食圈,成为了他们的一种饮食习惯。
喜爱西餐的天津人,现在在家里也会做一些简单的西餐哦,比如土豆沙拉、红菜汤、炸猪排等。哈哈,天津人真是人均西餐水平,让人好羡慕啊!
好,我们来总结一下,纵观天津人的饮食,有两个特点,一是口味重、咸,二是原材料以河鲜海鲜为主。因为历史原因,西餐成为了天津菜里的一个菜系,也成为了天津人的饮食习惯。
好了,关于天津美食,我们就先讲到这里了。
这一讲我们来到天津,知道了天津菜口味重,而且咸,原材料以河鲜海鲜为主,也了解了天津老西餐的历史。有机会让爸爸妈妈带你来天津,品尝一下天津的西餐正不正宗!
下一回我会带你到重庆,重庆人为什么那么爱吃辣?下回为你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