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多次,脑子里对自己说:放弃工作吧,躲进象牙塔。于是即使知道自己在科研方面并没有足够的积累,也要在知乎上搜索:什么样的人适合读博士?
其实适不适合,往往自己是清楚的。在大学时,决意不做大学老师,也许是因为看到老师们厚厚的眼镜片,经常令人昏昏欲睡的发言(仅限理工科教师),并不健美的身材,爱因斯坦一样凌乱的头发....而且科研的工作在我看来是那么“无聊”,无数的数据模型推导,毫无感情的表述......
但是经过工作的毒打,并且忍受了三年以后,想要逃开的热切冲动,让曾经我“不喜欢”的高校授课的生活方式看起来像是武陵人的“世外桃源”。
如果选择去高校任教,是很好的。但是名校教师可以说是智商顶尖的一类存在了。意味着必须选择科研道路,科研这条路到底适合不适合我呢?可以分析一二。
1、我的气质完全不是博士研究的那类。专业科研之路如果需要一块雕刻精美的钻石的话,我是一块不规则的混色水晶。
2、比起成为一个创造知识的、严谨的科研工作者,我更希望成为一个自由自在的艺术家或者勇立潮头的时代创新者。
3、我现在还比较有经济压力,不能全心投入到研究工作中。心浮气躁。
4、我的基础还比较差,我可以思考,可以学习,但从事专业的研究道路的话,可能能力不足。
因此,就像撕去一页已经过去的日历,读博士的这个念头在近几年无需再在脑中品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