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拗九节”你过对了吗?

今天拗九节,记得回家吃饭。

一早老妈就给我打电话。

这次是吃什么呢?

咸埘。(当地特色,美名“时来运转”)

你已经做好了吗?(程序较多)

没,上次做很多,冰冻的拿出来蒸一下?

(⊙﹏⊙)  好吧。


先上几张咸埘的图吧



01.

我只想说那我回不回去吃不吃没啥影响啊。

心里还有一个疑问:

又过节了吗?春节、元宵节、情人节、拗九节……

和我有关或无关的节日越过越多,开心却越来越少。记得小时候那真的是每逢佳节倍开心,虽然没有火锅,也没有水煮鱼,没有各种山珍,也没有各样海味。

记得那时,也就是简单的食材、花样倒是不少。就地瓜就能整出好几样:薯粉做皮,肉菜馅儿(时来运转)、薯粉做皮,葱糖馅儿(天长地久)、薯粉捏扁加糖油炸(有点像外面没有糖的糖油粑粑)……

还有很多我说不出来的名字,从原食材的清洗、加工、做馅儿、成品,每一个步骤的参与感才是节日应有的氛围呀。

我怀念的是小时候的热闹吧。


02.

美食的意义应该是参与纯手工制作的仪式感。

现在讲究即时主义、便捷主义。

不说我们这一代忘记了很多传统美食手艺,就连我妈妈也逐渐简化了很多节日应有的仪式了。

从朋友圈就可以看出,现在家庭自己动手制作节日美食,传承传统文化手艺少之又少了,很多人去商家或私人小作坊购买,不用动手折腾还能送货上门,简化的同时,也忘记了节日的意义。

多少人还知道我国节日的由来及其意义呢?


03.

拗九节的由来

拗九节是中国福建省福州十邑地区的本土节日,日期是农历正月廿九。

来源于“目连救母”的传说。据传,古时候有一叫目连的,其母生前悍恶,死后被关在阴间牢房里,他探监时,经常送食物给母亲吃,但均被看守的狱卒给吃掉了。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用荸荠、花生、红枣、桂圆、红糖等原料与糯米混合,煮成甜粥,盛上碗后,再洒一把黑芝麻送去给母亲,看守狱卒见这稀饭黑乎乎的,问道:“这是什么?”目连随口答道:“这是拗垢粥。”(福州话“九”与“垢”谐音)看守信以为真,认为这粥很脏,不敢吃。因此“拗九粥”才得以送到目连母亲的手中。这天正好是正月廿九,目连的母亲这年也正好二十九岁,闽俗中,正月分“三九”,正月初九称为“上九”,十九称为“中九”,廿九称为“后九”,所以这粥便叫“后九粥”。以后又以粥的颜色拗黑,叫“拗九粥”,以目连孝顺母亲,又叫“孝九粥”。

不管是正月廿十九,还是二十九岁,都是目连的母亲落难的年月,于是福州人逢九就犯忌,认为“九”是厄难的岁月,所以,凡逢“九”岁数的人要吃太平面,出嫁的女儿,也要给父母送“九”,以求父母平安、健康。


拗九节的习俗

正月廿九日,家家户户都用糯米、红糖,再加上花生、红枣、荸荠、芝麻、桂圆等原料.煮成甜粥,称为“拗九粥”,出家的女儿,除了“拗九粥”,有的还要加上太平面、蛋、猪蹄等,送回娘家,孝敬父母。此外,凡是人的岁数逢九,如九岁、十九岁、二十九岁……(称“明九”),或是九的倍数,如十八岁、二十七岁、三十六岁……(称“暗九”),也要像过生日一样,吃一碗“太平面”,以求平安、健康。在福州人的传统观念中,“九”是不好过的。


看到这里,很多不理解了,不是“拗九粥”吗?怎么是“咸埘”呢?

各地各风俗啊,平潭是座岛,有自己独有的风俗习惯,“咸埘”算是平潭岛的特色美食,“拗九粥”流传到平潭岛演变成了“拗九丸”,百姓根据自己的口味,糖馅、荤馅皆有。捏成“烧卖”状或者饺子形,或蒸或煮。“咸埘”和荤馅的“拗九丸”异曲同工,所以很多人直接包“咸埘”啦。


了解一下“拗九节”,再亲手制作传统美食,这才叫“过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农历正月廿九是福建省霞浦县各乡民俗的“拗九节”。 “拗九节”俗称“后九节”、“孝顺节”。 在这一天的...
    雷恒润阅读 4,681评论 6 13
  • 拗九节(农历正月廿九日),是福州特有的民间传统节日。“拗九节” 又称 “后九节” 、“孝九节”和 “送穷节...
    不忘初心hfz阅读 725评论 0 0
  • 投射我儿顺利进入二中高中重点班,高一分到学习氛围浓的班级,积极向上的同学环境,各位睿智、幽默风趣、有责任感的科任老...
    花开生两面阅读 227评论 0 0
  • 我同事,今年34岁,前几天喝酒的时候,醉后跟我们说了他的故事。 他是单亲家庭,但并不是从小就是,还要从他中学的...
    月也温柔阅读 180评论 0 1
  • 如果一个企业,只关注组织利润的增长,而不关注组织里员工的个人成长、自我发展,我想这不是一个好组织。我觉得我...
    萌萌2020阅读 676评论 0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