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正月廿九是福建省霞浦县各乡民俗的“拗九节”。 “拗九节”俗称“后九节”、“孝顺节”。
在这一天的清早,家家户户都用已备好的糯米、红糖,再加上花生、红枣、荸荠、芝麻、桂圆、白果(沿海地区还加上紫菜、海蛎)等原料,煮成甜粥或饭,俗称为“拗九饭”。霞浦各乡镇各族居民家家户户都要煮拗九饭祭祀祖先或者送给亲朋好友,已经出嫁的女子除了要送碗“拗九饭”外,同时,也要煮上蛋、面、猪蹄、饺子、一两瓶酒(饺子在霞浦人方言中寓意很有前景的意思、酒与“九”谐音)回娘家。以示孝敬父母、愿父母身体健康,寓意着父母“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该节原本是福州地区的汉族民俗节日,至于何时传入霞浦目前已无法考究,但霞浦过拗九节是在传承福州地区的基本传统习俗的基础上,通过历代先辈们的演化以及本县各族少数民族风俗元素的影响,形成了有别于福州地区的“霞浦的拗九节”。这主要原因在于:
第一、融合少数民族的一些习俗元素。
霞浦过“拗九节”不只限于汉族了,在本县境内其他民族也过起“拗九节”。而且各少数民族结合本民族的一些民族食用素材加以升华,例如:畲族同胞为了能将“拗九饭”能拗成黑色就用“乌米饭”的工艺制作,但又有别于“乌米饭”。
第二、拗九饭的食材多样化。
在沿海地区的市民在“拗九饭”食材,除了保留传统的食材外,还加入本地的特产紫菜,促使拗九饭趋于黑色,同时加上一些海蛎,与紫菜等混合一起,恰蜘蛛混饭又黑又糊好难,但口感更好新鲜。
第三、拗九节的传统习俗本地化。
在霞浦人中“九”是凶之象,是不好过的。此外,凡是岁数逢九(虚岁)的人,如九岁、十九岁、二十九岁……(称“明九”),或是九的倍数,如十八岁、二十七岁、三十六岁……(称“暗九”),也要像过生日一样,吃一碗饺子或一碗“太平面”,以求长长久久平安、健康。
至于“拗九节”来历传说,在霞浦坊间有如下三种传说:
第一 、源自佛教目莲救母传说。
目莲(目莲为佛教人物,释迦十大弟子之一)其母因在世时的贪念业报,死后堕落在的恶鬼道,过着吃不饱的生活,在地狱里遭受饿鬼倒悬的苦刑。他探监时,经常送食物给母亲吃,但均被看守的狱卒小鬼给吃掉了。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用荸荠、花生、红枣、桂圆、 红糖等原料与糯米、紫菜、海蛎混合煮成甜粥,盛上碗后,再洒一些黑芝麻送去给母亲,看守狱卒见这稀饭黑乎乎的,问道:“ 这是什么?” 目莲随口答道∶“这是拗垢”。(霞浦话“九”与“垢”谐音)看守信以为真,认为这粥很脏,不敢吃。因此“拗九粥”才得以送到目连母亲的手中。这天正好是正月廿九,目连的母亲这年也正好二十九岁。
第二、来自霞浦坊间的“三九”说。
坊间将正月分成“三个九”,正月初九称为“头九”,十九称为“二九”,廿九称为 “后九”,所以这粥便叫“后九粥”或“后九饭” 。以后又以粥(饭)的颜色拗黑,所以叫“拗九饭”,以目连孝顺母亲,又叫“孝九饭”。不管是正月廿九,还是二十九岁,都是目连的母亲落难的年月,于是霞浦人逢九就犯忌,认为“九” 是厄难的岁月,所以,凡逢“九”岁数的人要吃太平面,出嫁的女儿,也要给父母送“九”(逢年过节时作女儿的一定要送酒,“酒”与“九”同音)以求父母平平安安、健康长寿。
第三,来自坊间“送穷”说。
据明代学者谢肇制说:“高阳氏子,衣敝食糜,正月晦日死,世作糜,弃破及街巷口,除贫鬼。”清代学者多赞成此说,林祖焘〖闽中岁时杂咏〗诗:“相传拗九届芳辰,各煮饴糜杂枣榛。扫尽尘封投尽秽,送他穷鬼迓钱神”。
而在牙城山区一带,在这一天大清早,就要用“拗九饭”将小孩的嘴抹一抹,以示堵住不懂事的小孩说不吉利的话,有的长辈要让小孩穿上有破洞的裤子,寓意“好空”(闽南语“好空”为很富有的意思)。从此,送走贫穷,预示幸福的日子即将来临。
对于以上的传说是真是假,暂时无法考证,但过“拗九节”已成为霞浦一个民俗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