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入桃源忙种田 第十七章(下)

山珍宴

回到熟悉的院中,苏晚先将两只活鸡放下。它们立刻惊恐地拍打着翅膀,拖着被捆住的双脚,在泥地上笨拙地挪动,扬起小小的尘土。苏晚手脚麻利地寻来更细韧、更结实的藤条,仔细地分别套住它们的一只脚爪,另一端则牢牢地拴在院子角落那棵粗壮的矮树桩上。看着它们扑腾的范围被限制在树桩周围,苏晚这才放心地松了口气。

接下来便是处理那只死去的野鸡。她提起它,拿起那只边缘已有些磨损但依旧锋利的比柴刀,走向屋后那条清澈欢快的小溪。溪水冰凉,冲刷着卵石,发出悦耳的淙淙声。苏晚蹲在一块平整的大石旁,开始熟练地拔毛、开膛。当剖开野鸡那肥硕的腹部时,她眼前骤然一亮——厚厚的、色泽淡黄、油润光亮的脂肪层包裹在内脏周围,像一层珍贵的宝藏!这是她第一次真正见到如此丰厚的动物油脂!

之前的食物,无论是野菜、野果还是偶尔捕获的小鱼,都只能靠清水煮食,寡淡无味。这油脂,是点亮滋味、撬动更多烹饪可能的钥匙!她的心怦怦直跳,带着一种近乎朝圣般的虔诚,小心翼翼地将那一团团饱含油脂的脂肪组织剥离下来,放入带来的宽口陶碗中。

很快,碗底便被这淡黄色的宝藏堆满了,散发出浓烈而独特的禽类脂肪气息。剩下的部分,是粘连着少许脂肪碎屑和肉膜的网状组织,苏晚知道,这就是所谓的“油渣”,亦是难得的美味。带着这碗沉甸甸、油汪汪的收获和清理干净的整鸡回到院中,苏晚感觉脚步都轻快了许多。

她先将那只被分解好的野鸡分成两份:一份是带着骨头、适合炖煮的鸡块;另一份则是相对齐整、肉质厚实的鸡胸和鸡腿肉,她打算用来爆炒。接着,便是那碗珍贵的鸡油。她小心地取过平日烧水的厚陶罐,用清水仔细涮洗干净,确保没有一丝水汽残留。然后将陶碗里那些淡黄色的脂肪块尽数倒入罐中,架在简陋但稳固的小土灶上。点燃干燥的松枝,橘红色的火苗温柔地舔舐着罐底。起初并无动静,只有脂肪块在罐底慢慢软化、塌陷。渐渐地,细微的“滋滋”声开始响起,像是沉睡的油脂被唤醒的低语。一股难以言喻的浓郁荤香,带着山林禽类特有的野性气息,袅袅婷婷地从罐口升腾起来,越来越清晰,越来越霸道,迅速弥漫了整个小院,甚至飘向篱笆外的林间。这是纯粹脂肪被热力炼化的原始香气,浓郁、温暖、带着令人垂涎的丰腴感。

苏晚蹲在灶旁,专注地看着陶罐内的变化。淡黄的脂肪块在持续的温热中慢慢缩小,变得焦黄、酥脆,这便是油渣。而清澈、金黄、透亮如琥珀般的液体油脂,则越来越多地在罐底聚集、晃荡。她小心地用自制的长柄木勺搅动着,防止粘底,确保每一滴油脂都被熬炼出来。那醉人的香气,仿佛将整个秋天的山林精华都浓缩在了这一罐之中。

油渣变得金黄酥脆时,苏晚用黄泥烧制的勺子将它们捞起,沥干油,盛在另一个陶碗里。碗中立刻堆起一座小小的、焦香四溢的金山。她捻起一小块吹了吹,放入口中。滚烫的油渣在齿间碎裂,瞬间迸发出无与伦比的浓香和酥脆感,带着一丝咸鲜的回味,好吃得让她眯起了眼睛。

这是穿越以来,味蕾第一次感受到如此强烈而纯粹的油脂满足感。看着陶罐中那荡漾着的、金黄油亮的液体,苏晚心中充满了巨大的成就感和难以抑制的喜悦。灶膛里的余烬尚温。

苏晚将那个厚重的大陶罐(一种腹部鼓胀、适合炖煮的粗陶器)架在另一个简易灶台上。将分好的那份带骨鸡块投入罐中,加入足量的溪水,盖上用厚实木片削成的盖子,只留一道缝隙让蒸汽缓缓溢出。炖汤的差事交给了最可靠的小助手——松果。小松鼠似乎完全理解苏晚的手势和眼神,立刻跳到灶膛旁的石头上,挺着小胸脯,聚精会神地盯着那从罐盖缝隙里袅袅升起的白色水汽,像一个最忠诚的哨兵。

“松果,看着火,火小了就叫我哦。”苏晚笑着叮嘱,松果立刻说道“吱,包在我身上”,并用小爪子拍了拍胸脯。安顿好炖汤,苏晚的心早已飞向了另一处山林珍馐。她拿起一个用细藤编成的小篮,对着正在梳理羽毛的银翎唤道:“银翎,走,我们去采鸡枞菌!今天我们有油了,可以好好吃一顿山珍了!”银翎闻言,发出一声清越悦耳的鸣叫,振翅而起,在她头顶盘旋一圈,便朝着记忆中的方向飞去。

鸡枞菌,这种只在特定时节、特定地点(尤其是白蚁巢穴附近)生长,味道鲜美绝伦的珍稀菌子,苏晚惦记已久。之前苦于没有油脂,无法发挥其最佳风味,只能望“菌”兴叹。如今有了这罐金灿灿的鸡油,她终于可以大展身手了!跟着银翎轻盈的身影,苏晚在湿润的林间穿行,目光敏锐地扫视着地面。

终于,在一处背阴、土质松软且覆盖着厚厚腐叶的缓坡上,她发现了目标。几朵灰褐色的菌伞刚刚顶开覆盖的落叶,伞盖尚未完全打开,菌柄粗壮洁白,深埋土中——这正是最鲜嫩肥美的鸡枞菌!而且不止一朵,周围星星点点,竟有小小的一片!苏晚的心跳加速了。她蹲下身,用削尖的木片,小心翼翼地从菌柄底部深入泥土,轻轻撬动,力求完整地将其采出。很快,小藤篮里便躺满了带着泥土芬芳、伞盖饱满、柄如凝脂的鸡枞菌,沉甸甸的,散发着独特的、令人愉悦的清鲜气息,回来的路上还顺手采了一大把野荠菜。

带着满篮的珍宝回到小院,炖鸡的香气已变得醇厚悠长。松果尽职尽责地守着灶膛。苏晚立刻开始处理食材:先将鸡枞菌用细毛刷仔细刷去菌柄上的泥土,再用溪水快速冲洗干净。她没有撕碎,而是保留了相对完整的形态,准备投入汤中。

接着,将那一大把新鲜的野荠菜仔细择洗干净,沥干水分。她掀开大碳罐的木盖,浓郁的白色蒸汽裹挟着鸡汤的醇香扑面而来。汤汁已经开始呈现出淡淡的乳白色。苏晚将处理好的鸡枞菌小心地投入翻滚的汤中。洁白的菌朵在乳白的汤汁里沉浮,瞬间增添了一股难以言喻的山野清鲜之气,与鸡肉的醇厚完美融合。盖上盖子,继续炖煮,让这山珍的精华彻底释放。

接下来,便是油渣炒荠菜。苏晚拿出另一个稍微平坦的陶锅架在灶上,灶膛里新添的干柴噼啪作响,火焰熊熊。苏晚拿起竹锅铲——这是她用老竹根精心削制打磨的,宽扁的头部,长长的竹柄,虽然简陋却十分趁手。她舀起一小勺尚有余温的鸡油,倾入烧热的陶锅之中。

“滋啦——!”油香再次升腾。苏晚毫不犹豫地将那碗金黄油亮的油渣倒入锅中,用竹锅铲快速翻炒。油渣在热力作用下变得更加酥脆焦香,发出“噼啪”的细小欢唱。紧接着,她将沥干水的一大把新鲜野荠菜投入锅中。

“嗤——!”滚烫的油渣与冰凉湿润的荠菜相遇,爆发出更响亮的水汽蒸腾声。苏晚手腕翻动,竹锅铲在铁锅中灵巧地翻炒、按压,让每一片翠绿的荠菜叶都迅速裹上油亮的光泽,并吸收油渣那无与伦比的浓香。荠菜特有的、带着微苦回甘的清香被热油激发出来,与油渣的焦香荤鲜激烈碰撞、交融,形成一股清新又丰腴的独特香气。最后,撒入一点点宝贵的盐末。翠绿的荠菜因为高温迅速变得深绿软塌,油渣的金黄点缀其间,一盘香气扑鼻的油渣炒野荠菜便出锅了!盛在陶盘里,油光闪亮,引人垂涎。

安顿好青菜,苏晚开始处理最后一道硬菜——野山葱爆炒鸡丁。她又往洗净的铁锅里倒入一小勺鸡油(同样取自预留部分)。待油温升高,青烟微冒,她将切好的、厚实白嫩的鸡胸和鸡腿肉块(事先用一点盐简单抓腌过)倒入锅中。

“噼啪!噼啪!”鸡肉与热油接触,爆发出激烈的声响。苏晚用竹锅铲迅速翻炒,看着粉白的鸡肉迅速变色,边缘泛起诱人的金黄焦边,浓郁的肉香混合着油脂的焦香猛烈升腾。她将一大把在屋旁采到的、形似野葱但香气更浓烈辛辣的山葱段投入锅中,大火猛炒。辛辣的山葱香气瞬间被滚油激发,带着野性的甘甜,与鸡肉的鲜香完美融合,形成一股极其霸道、充满“锅气”(镬气)的浓烈香味!最后再撒入一点盐末,快速翻炒均匀,一盘油亮喷香、镬气十足的野山葱爆炒鸡丁便也完成了。

此时,大碳罐里的鸡汤也已炖煮得恰到好处。再次揭开盖子,浓郁的白色蒸汽裹挟着无法形容的醇厚鲜香扑面而来!汤汁呈现出诱人的乳白色,带骨的鸡块沉沉浮浮,而洁白的鸡枞菌吸饱了汤汁的精华,变得丰腴饱满,菌伞半开,释放出山珍特有的、难以言喻的复合型鲜甜。苏晚小心地用那把黄泥烧制的、略显粗粝但厚实耐用的汤勺,舀起一勺汤尝了尝——鸡肉的醇厚、菌子的鲜甜、山椒的微麻、香料的芬芳,还有那经过炖煮融入汤中的点点油脂的丰腴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鲜得让人几乎要吞掉舌头!她将整个汤罐也端到了院中那块充当桌子的平整大石上。三样菜肴,色、香、味俱全,尤其是那两盘用珍贵鸡油炒出的菜肴,散发着这个简陋小院从未有过的、令人心醉神迷的丰腴气息。油渣炒荠菜的清新油润,野山葱爆鸡丁的浓烈镬气,还有那罐集山珍野味之大成的鸡枞菌炖鸡汤,构成了一桌前所未有的山珍盛宴。苏晚看着石桌上这凝聚了收获与突破的丰盛,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满足和喜悦。

她抬手,轻轻抚摸着一直安静落在她肩头的银翎光滑的羽毛,眼中带着温暖的笑意:“银翎,去叫白额吧!还有它的两位伙伴!告诉它们,开宴了!今天,我们一起好好吃一顿!”银翎发出一声清越悠扬的长鸣,如同回应。它展开那对在夕阳余晖下泛着神秘银辉的翅膀,轻盈地腾空而起,化作一道流光,朝着远处深邃的密林疾飞而去。那清越的鸣叫在林海上空回荡,穿透枝叶,带着不容错认的邀请之意,传向猛虎盘踞的领地深处。

夕阳将最后的光芒慷慨地泼洒在小小的院落里,为石桌上的珍馐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边。炖鸡汤的热气氤氲着,带着山野的醇厚与菌子的鲜甜;油渣炒荠菜的油润清香与野山葱爆炒鸡丁的浓郁镬气交织缠绕,形成一张无形的、诱人至极的网,笼罩着这方小小的天地。松果早已按捺不住,在石桌旁急得团团转。两只被拴住的野鸡也伸着脖子,似乎被这奇异的香气所迷惑。苏晚静静地站着,望着银翎消失的方向,嘴角噙着一抹期待的微笑。她特意将那只处理好的、最肥美的野鸡内脏留了下来,放在一个干净的阔叶上——那是给银翎准备的谢礼。她知道,这顿凝聚了收获喜悦和突破性发现的“山珍宴”,唯有与这些在荒野中给予她陪伴与帮助的非凡生灵共享,才算真正圆满。

晚风拂过,带来林涛的低语和越来越浓郁的饭菜香气,仿佛整个桃源渡都在等待着贵客的降临。灶膛里,松果刚刚拨弄过的柴火,啪地爆出一朵明亮的火星,如同此刻苏晚心中跳跃的欢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